新闻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 华西都市网>企业 > 资讯 >
成都市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实务实训项目取得初效
2024-05-28 19:17 来源:华西都市网

      农村社会工作不仅承载着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使命,还被赋予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激发乡村发展潜力的关键角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3年度的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实务实训项目应运而生。据了解,该项目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与实践,全面强化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与此同时,项目实地参访实训内容围绕“农村社工站(室)的发展与创新”和“农村社区品牌产业挖掘与经济增效”两大核心主题展开。

      农村社工站(室)的发展与创新

      在“农村社工站(室)的发展与创新”实地参访过程中,30余名学员们在蒲江县鹤山街道社工站、大邑县沙渠街道社工站、崇州市隆兴镇社工站、崇州市社工总站亲眼见证了“五社联动”机制在实践中的生命力,即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居民、社会慈善资源以及社区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共同为农村社区居民量身定制多元化、高效能的解决方案,创新了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通过参观市级与镇级社工站的典型示范,学员进一步领略了上下级社工站的联动魅力,如何在资源整合中发挥着桥梁与引领作用,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这种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构建,不仅确保了服务的连续性与全面性,更在农村社会工作的深度与广度上树立了标杆。学员从中汲取经验,学习了如何在各自的社区实践中,构建起这样的立体服务网络,确保服务的高效响应与持续优化,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农村社会工作迈向专业化、系统化的新台阶。

      农村社区品牌产业挖掘与经济增效

      在“农村社区品牌产业挖掘与经济增效”参访过程中,70余名学员们在崇州市五星村、崇州市大雨村、蒲江县铜鼓村、蒲江县铁牛村深入田间地头,亲身参与了一场由资源到品牌,再到经济动能的蜕变之旅。通过深入分析各地特色,学员学习了如何精准挖掘本地资源潜力,依托自然资源与文化优势,如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成功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显著提升农户的收入水平。

      以铁牛村为例,柑橘产业链的深度剖析为学员展示了从单一农业种植到多元化的产业扩展,柑橘品牌如何成为乡村经济的明星产品,带动周边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农业+旅游”创新模式,铁牛村巧妙地将农业资源与乡村旅游结合,不仅拓宽了产业边界,更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投入到乡村治理与产业兴旺的浪潮中,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共荣景象。学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品牌培育的策略与产业创新的路径,更领悟了如何通过社区参与激发乡村经济活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双重丰收。

      经过本次参访游学,取得一些初步成效,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提升,通过实地考察,学员不仅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二是创新思维的激发,参访中接触到的创新案例,如数字化服务模式、品牌农业等,极大开阔了学员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为农村社会工作注入了新活力。三是社区发展视角的拓宽,学员们通过实地观察,深刻理解了农村社区发展的多元路径,认识到社会工作在促进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四是资源整合能力的增强,通过学习不同社工站的资源整合策略,学员们掌握了如何有效整合政 府、社会、市场等多方资源,为农村社区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2023年度成都市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实务实训项目,通过精心设计的实地参访,不仅为学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学习机会,也为农村社会工作领域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然而,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反映出时间安排紧张、深度交流不够充分等问题。因此,未来实训项目应更加注重实效性与深度,适当延长参访时间,增加互动环节,同时引入更多元化的参访案例,为学员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体验。此外,建立健全后续跟踪机制,定期组织线上或线下交流会议,分享参访后实践应用的经验与挑战,形成持续的学习循环,以期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亦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或购买建议。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西都市报、华西都市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140432 6696#qq.com(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