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 华西都市网>企业 > 快讯 >
川农大学子社会实践——遇见古镇,走近羌寨
2024-02-29 15:10 来源:山城日报网

      (通讯员 王楷清)

      古村新韵,文脉悠悠。为响应“保护传统村落,推进乡村振兴”国家政策的号召,“古羌乡韵——川西羌族传统村落景观振兴服务团”于1月19日至1月22日前往桃坪乡桃坪村和薛城镇校场村,对古镇空间建筑构造、民俗文化、红色精神等多方面进行实地调研。

      石砌土垒藏智慧,一针一线展民风

      桃坪乡桃坪村,是羌族建筑群落的典型代表。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完善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通道和碉楼合一的迷宫式建筑是这座历史悠久的羌族村落最显著的特点。

    图片1.jpg

    (图 1:羌寨碉楼建筑,通讯员王楷清摄)

      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对村落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寨内巨大的碉楼雄浑而挺拔,屹立于比肩走袂的村寨中,高高低低,建筑形式有四、六、八角,寨子是一处石碉与民居合二为一的建筑群。“由于一些巷道上方村民搭建了房屋,于是羌寨里便有了无数暗道,走入其中就像步入了迷宫。如果外来人没有我们带领,则不可通行。”当地村民如是说到。

    图片2.jpg

    (图 2:团队成员在小寨暗道行走,通讯员游嘉好摄)

      此外在羌寨,碉楼为每个羌寨必有的建筑,这里的碉楼和碉房在第二层通过木结构连接起来,形成碉房合一的整体。房间宽阔、梁柱纵横。底层圈养牲畜和堆放农具,中间一层住人,最高一层称为“罩楼”,用于堆放粮食和杂物,房顶平台用于打青稞、晒粮食。房顶垒有“小塔”,小塔上摆放白石,为羌人供奉的白石神。

    图片3.jpg

    (图 3:顶楼居民挂起的腊肉,通讯员邢萱妮摄)

      据当地老人所说,由于羌族姑娘从小就喜欢学习刺绣,从而学成了精于手工的传统技艺。到了出嫁的时候,姑娘们一定要尽其所能绣出几件最好的嫁衣,最好的云云鞋和最好的鞋垫,否则会被男方轻视。所以,羌绣在一代代心灵手巧的羌族姑娘手中历经一千多年历史而传承至今,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印记。

    图片4.jpg

    (图 4:当地居民为团队成员讲述羌绣,通讯员王楷清摄)

      古道井然诉历史,文化精神存于心

      薛城镇校场村,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曾是茶马古道的交汇处,是重要的茶马互市地。团队成员前往顺城街采访时观察到,这里整体的街道特别狭长,仅仅只可以三四个人并排行走。在这条老街上也保留下来了许多历史悠久的老建筑,甚至还有超过两百年历史的古民居。

    图片5.jpg

    (图 5:薛城镇顺城街景,通讯员王楷清摄)

      此外,这里还是红军长征的重要驻扎地。团队成员在这里参观了薛城红四方面军旧址。从轻薄的草鞋,到手摇离心机,无不体现红军将士们的艰辛。“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会将长征精神牢记于心,吃苦奋斗,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团队成员甘雨薰说到。

    图片6.jpg

    (图 6:团队成员参观红军医院,通讯员叶兴宇摄)

      据悉,此次调研活动古羌乡韵服务团重点着手于古镇建筑和文化精神的发掘,以大学生的身份进行实地探究。未来团队成员将从绘本IP设计、社区课程等多角度进行宣传,从而扩大调研结果,为文化和乡村振兴尽一份力。

    图片7.jpg

    (图7:团队成员在桃坪羌寨调研,通讯员王楷清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亦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或购买建议。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西都市报、华西都市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140432 6696#qq.com(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