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栏目

华西新闻  >  创业谈  >  正文

新消费观察丨川调:古老行业的资本新宠大生意

2021-03-29 18:00:26   来源: 天虎科技
0

“食在中国,味在四川。”


这是著名烹饪专家、作家熊四智教授提出的论断,被国内外饮食文化界广泛接受。“味”之一字,点明了川菜的主要特点——调味。


从数据上看,这个观点也是有支撑的。据统计,目前四川省调味品整体销量排名全国第3,年产值超过600亿,而川调(川式调味料)在整个中国调味品大盘中更是占据五分之一的市场体量。


但在几十年前,川调还没到此般地位。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调味品的生产方式那时候非常传统,多是小作坊小厂。历经发展,如今的川调产品全、种类全、企业多,除了生产酱油、醋、盐等基础调味料的企业之外,随着火锅底料、中式调料等赛道持续走热,生产复合调味料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这当中存在着大量机会,资本往往先人一步。已上市调味品企业的股价、估值飞涨,不少新兴调味品品牌去年以来拿融资似乎也变得更容易了,甚至成都有投资机构准备专门成立一只面向调味品做并购整合的基金。


短短几十年,从古老的“小行业”到资本新宠的“大生意”,川调经历了什么?挂一漏万,本文试着带大家了解。




不断进化的古老行业


梳理川调行业的发展历程,四川省川联川菜调料商会秘书长刘君贵曾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虽然川调和川菜一样,都有自己独特的深远的发展历史,但川调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严格说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


刘君贵认为,当然以前也有相关的一些小厂在做调料,但是他们主要是生产传统的调料,比如酱油、醋、豆瓣、豆豉、醪糟、料酒、四川泡菜等,并且普遍设备比较落后,规模也不大、产量也不多,是改革开放让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调味品生产厂家,一夜之间像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四川调料是首当其冲的,发展快、数量多,而且还有好几步的创新热潮,让原来自然形成的原始的家庭作坊似的生产方式迅速地演变成了机械化、现代化、规模化,乃至于是集群化的生产。


“比如说成都郫都区的郫县豆瓣集群、还有眉山地区的四川泡菜集群,总之四川的调料是最多的。就连号称为天下第一会的‘糖酒会’,如今也专门在糖酒和饮料之外,为调味品开辟了新的馆。”刘君贵说。


高银江对刘君贵的这番话,一定有深有感触,她是四川饭扫光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总经理。2020年12月,饭扫光完成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深创投领投,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品研发、渠道建设、品牌运营等方面。


饭扫光是川味方便佐餐领域代表品牌,有着近20年经营历史,主打川式下饭菜和调味酱,旗下包括野香菌、野竹笋、爆炒金针菇、麻辣什锦等下饭菜系列产品,以及茄说系列、四小酱系列。2014年,饭扫光曾获得天图资本1亿人民币战略投资。


一定程度上来说,饭扫光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川调发展的一个缩影。




川调行业的三个梯队


饭扫光一开始其实是做豆瓣生意的。2007年起,西华大学川菜调味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食品工程研究所所长车振明教授开始向合作的企业灌输复合调味品的市场前景,但是很多老板不感冒,可高银江听进去了。


她跟着车教授去上海等地学习考察,嗅到了复合调味品的商机,回来后就投身于产品结构的改造中。在团队的技术支持下,打造出一款方便速食的川菜——饭扫光,产值从1亿元飙升到5亿元,饭扫光还进军海外市场,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四川调味产品。



图片来源:饭扫光官网


如今,饭扫光处于川调行业的第二梯队。前后分别是哪些企业呢?


根据调味品行业媒体《调料家》的梳理,目前销售额在一亿元以上的川调企业中,可以划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企业主要有乌江、天味、千禾、国泰、红九九这5家;


第二梯队:销售额在5-10亿元之间,企业数量超过10家,主要有丹丹、饭扫光、美乐、金宫、豪吉、吉香居、川南、保宁、扬名、幺麻子、五丰黎红、德庄等;


第三梯队:销售额在1-5亿元之间,企业数量超过20家,主要有鹃城、恒星、旺丰、丽通、友联、李记、清香园、味聚特、百味斋、翠宏、川娃子、圣恩、桥头、秋霞、胖子等。


这些企业当中,有不少是经过资本洗礼的,比如天味食品、千禾味业就是成功上市企业。丁点儿、幺麻子、吉香居等企业都有上市计划。是什么刺激着它们纷纷向资本市场靠拢?很大原因在于这个行业近几年颇受追捧。


调味品行业成为资本新宠


2020年底,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推出了一个《近十年调味品品牌投融资数据报告》。



图片来源:企查查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在业/存续的调味品相关企业(包含个体户)共43.7万家,其中2020年新注册9万余家。


总体来看,近十年调味品品牌披露的投融资事件共99起,披露的投融资金额超60亿元。2015年起,调味品品牌投融资活动开始频繁。2015年投融资事件11起,2016年升值19起,随后几年数据均在10起以上,2020年(截至12月29日)共产生10起。


在年度投融资金额变化方面,近十年数据呈金字塔状,2018年达到46.1亿元的峰值,占据了近年来融资总额的77%。随后几年有所下降,2020年融资额为1.8亿元。


具体来看,在2020年,金龙鱼、仲景食品、饭扫光、加点滋味等品牌获得融资,其中饭扫光拿到深创投以及地方产业基金投资的亿级人民币最为可观,融资轮次进入B轮。


获得6000万A轮融资以番茄为特色的复合调味料品牌“澄明食品”、以及主打卤味淋汁、海鲜捞汁等方便调料的“加点滋味”备受投资者青睐,随着年轻消费者的崛起,主打方便、健康美味的火锅底料以及淋汁等产品一路走红,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消费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2月,加点滋味又完成10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IDG资本、翊翎资本、青山资本跟投。3月中旬,深圳的一个创意拌饭酱品牌禧宝制研拿到了梅花创投的1000万元人民币天使投资。


虎哥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大的产业基金纷纷在行业里寻找机会,年轻化品牌获得早期融资会变得更加容易。


成都投资机构拟设调味品基金


事实上,成都的投资机构也在积极布局,特别是在川调方面。


川调属于复合调味料,在整个复合调料中是规模最大的品类,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数据,2020年整个复合调味料的市场规模接近1500亿元,其中火锅调料和中式复合调料加起来的市场规模为578亿元,占整个复合调味料的38.5%。


而在火锅调料和中式复合调味料中,川调又要占据70%左右,如果再加上佐餐菜、辣酱、调味油、蘸料这几个品类以及餐调定制,整个川调的市场规模将会超过600亿元。


水大鱼大,投资机构已经做好准备。成都一家主要面向消费和电子信息行业的投资机构向虎哥透露,他们正准备设立一只基金,专门面向调味品赛道,做行业的并购整合。


其实到现在来说,调味品都是一个高增长、高分散的行业,相对来说整体规模都不是很大,所处的市场还处于早期。有券商研报认为,现阶段调味品优质企业应以产品为基础快速跑马圈地、产能扩充,抢占先机。


虎哥说


调味品行业机会多,但也要清醒认识到,竞争会更加激烈。


海天味业这样的巨头,去年开始猛推“海天火锅@me”等火锅调料产品。四川本土调味品新势力,大龙燚火锅布局的供应链企业——四川辣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7.3亿,其位于广汉的一期项目也已经开工投产,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复合调味品生产基地。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要进入这一市场,寻找一个大单品领域,精耕细作,提升渗透率,争取做成品类冠军,或许是可以考虑的一条路。


我要爆料(有奖爆料:20元--1000元)我要爆料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极速爆料

虚假新闻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8-86969039

电话爆料:028-96111

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微信关注 天虎科技

天虎科技

聚焦科技深度报道和创投连接
微信号:tianhukeji

虎探小程序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点击阅读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