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栏目

华西新闻  >  资讯  >  正文

数字经济专家李忠俊:适老化服务提档升级催生数字经济新机遇

2022-05-17 18:15:06   来源: 天虎科技
0

5月16日,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民政厅指导,中国电信四川公司主办,天虎科技承办的“数字技术助推适老化服务云论坛”在线举行。云论坛上,四川省数字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组成员、西南财经大学李忠俊教授做了题为《适老化服务提档升级催生数字经济新机遇》的分享,并建议建立标准化体系以规范适老化事业的发展,适时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已有适老化政策相继出台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四川省也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李忠俊教授整理发现,从国家到四川,已相继出台了一些适老化的政策。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指出,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在老年用品领域的深度应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指出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川省“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建成26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85%为老年人服务的医疗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四川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明确积极发展智慧养老,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建设一批“智慧养老院”和“智慧养老社区”,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

4个方面谈适老化服务升级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推动社会适老化转型。”李忠俊教授从4个方面对适老化服务升级提出意见。


一是转变认知,提高意识。李忠俊教授认为,目前适老化改造还是以政府主导的老旧小区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为主,但老年人的需求远不止如此,适老化改造涉及的领域需要更全面的认识,社会适老化改造需要在必要性、全面性、紧迫性上形成社会共识。


二是共同努力,加大力度。李忠俊教授认为,适老化改造能够触及的领域和覆盖的人群十分有限。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无法满足广大老年人口对适老化改造的需求,需要在形成社会共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家庭、社会、政府等各方力量,政府部门应发挥好在顶层设计、规范标准、统筹协调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三是在操作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李忠俊教授认为,不仅是简化操作,还应更进一步,以更简便的方式为老人提供更多服务。要以老年人的切身权益保障为初心,更加合理、充分地为银发族解决问题。


四是注重科学性,提高针对性。李忠俊教授认为,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要通过广泛调查了解老年人的具体需求,提高改造方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3个方面催生数字经济新机遇


在助推数字经济方面,李忠俊教授提出3点举措建议。


一是把握经济发展新趋势。李忠俊教授认为,从发展阶段来看,数字经济大致经历了计算机时代、网络经济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从数字经济几十年发展历程来看,技术与市场是其双核驱动力,每一次数字技术的底层突破,必然引发新一轮市场更迭,这次适老化浪潮带来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也一样。


二是把握技术特征和规律。李忠俊教授认为,必须把握好数字技术的特征和规律,既利用好数字技术对适老化产业升级、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要控制数字技术的负面影响,更好地引导数字经济良性发展。


三是构建数字产业新格局。李忠俊教授认为,在数字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适老化服务在数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驱动作用,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崭新机遇,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新格局。应充分发挥我国体制和市场优势,加快数字技术追赶和超越的步伐。


李忠俊教授认为,人口老龄化已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基本国情。“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国家战略来看,我们需要顶层架构进一步清晰,老龄事业产业协调发展;医养康养护理迎来发展机遇,我们也需要加快推进康复医疗、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李忠俊教授建议,为了规范适老化事业的发展,国家需要建立标准化体系。“我们还需要适时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企业,地产企业,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都在积极助力数字适老发展,开发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这些适老化服务都确确实实催生了对应产业数字经济中的新机遇。”李忠俊教授最后总结道。



天虎科技

我要爆料(有奖爆料:20元--1000元)我要爆料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极速爆料

虚假新闻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8-86969039

电话爆料:028-96111

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微信关注 天虎科技

天虎科技

聚焦科技深度报道和创投连接
微信号:tianhukeji

虎探小程序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点击阅读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