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9日晚,一场特别的相声专场演出——“让笑声洒满人间·纪念著名侯派相声表演艺术家杨紫阳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相声专场”,为被高温笼罩的成都人带来丝丝凉意和笑声。现场,不管是杨紫阳的传人,还是一个顶俩的老将,或是远道而来的好友,又或是神秘的重量级嘉宾,均通过作品为现场观众送上了一道相声大餐!

杨紫阳原名杨子扬,北京人,1957年拜侯宝林为师,在四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足迹遍布云、贵、川、湘。曾与马季、杜三宝、侯一臣、周游、隋涤新等合作演出,对侯派相声艺术有深刻的理解,常演节目有《铡美案》、《扒马褂》、《离婚前奏曲》、《夜行记》、《醉酒》等五六十个作品,创作相声代表作有:与侯宝林合作的《万福公司》、与马季合作的《音乐与健康》、《结婚前后》等,自创新作品还有《影名对联》、《天渊之别》、《礼貌杂谈》、《不吃白不吃》、《杂谈流浪者》,双簧《大刀进行曲》等。
当晚19:30,在全场观众的掌声中,“让笑声洒满人间·相声专场”演出正式拉开序幕。群口快板《武松打店》,对口相声《我是网红》、《吹牛新篇》、《规律漫谈》、《神棍》、《四川普通话》《新白蛇传》,群口相声《好好好》、双簧《打鬼子》等节目,包袱一个接一个,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一位专程从外地赶来的90后相声迷笑道:“太搞笑了,整场演出都要笑出皱纹了。”
哈哈曲艺社社长田海龙是杨紫阳先生的传人之一,他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为了准备这场演出,大家准备了两个月之久,“师爷杨紫阳先生当年在成都举办相声培训班,把相声的种子撒在西南,才结出如今的硕果,这是一场纪念的演出,更是一场传承的演出。”田海龙还透露,此次演出的节目以新创新节目为主,“致敬的是创新的精神。师爷一直秉承着创新的理念,当年创新创演了很多的新作品,我们也是继承师爷的遗志,这场节目都是新创作节目,是一场汇报演出。”
据悉,1964年、1977年、1979年杨紫阳分别在成都市群众艺术馆、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三期相声培训班,参加培训的的学员近200人。收有徒弟仇小豹、朱军、王迅、丁宝祥、唐杰。演出现场,杨紫阳弟子仇小豹、唐杰;金钱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徐、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唐杰忠弟子袁永恒等也来到现场,为观众献上自己的作品。
演出结束后,田海龙感慨万分:“师爷当年为了相声传承,在四川办讲座,办培训班,教学生,收徒弟。如今我们作为徒子徒孙,继承师爷的遗志,我们也在办讲座办培训班,就是为了让相声这门艺术继承下去,让笑声洒满人间。”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