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 华西都市网>企业 > 快讯 >
“红蓝融合 +”赋能治理 平江路社区让深度老龄化社区暖意流淌
2025-09-12 15:43 来源:襄网

      在成都龙泉驿区龙泉街道,有这样一个社区:90年代的航天国企家属院错落分布,1.1平方公里的辖区内,4774户居民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35%,818名高龄老人、48户空巢独居家庭的生活日常,勾勒出深度老龄化社区的真实图景。这就是成立于2003年的平江路社区。

      面对养老服务单一、居民融合度不高、院落设施老旧等治理难题,社区党委以党建为舵、文化为帆,创新“红蓝融合+”治理理念,激活“以老助老”内生动力,将1377名党员(其中国企退休党员占80%、党龄超50年的老党员达717名)凝聚成治理中坚,蹚出一条兼具温度与活力的老龄化社区治理新路径。

    党建引领聚合力 银发方阵显担当

      “组织进楼、服务到人”不是一句口号。社区构建“党委+退休(网格)党支部+银发党小组”三级服务体系,将党建触角延伸至每栋楼宇、每户家庭。线下“三会一课”与“坝坝会”共话民生,线上“学习强国”“蓉城先锋”平台同步赋能,717名老党员带头参与“主题党日”“党支部沙龙”,在“话聊室”里解民忧、在志愿活动中作表率。 “银发召集令”一响,“银龄智库”应声而立。退休教师、工程师、老党务工作者等银发人才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化身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环境监督员。通过“四步走”党建机制,33个党支部联动红蓝银发志愿者队伍,一年间开展送学上门、环境整治等活动39次,破解小区公共难题27个,党组织满意度节节攀升,“红色引擎”正驱动着治理共同体全速前进。

    双轮驱动激活力 服务治理两相宜

      红蓝文化是社区的精神根脉。以此为基,社区构建“支持型+针对型+发展型”多维服务体系:每月“便民大篷车”进院落,理发、修鞋、磨刀等服务送到老人家门口;“展拍演·扬三线”活动里,老航天人讲述奋斗故事,民俗DIY、航天科普体验让银发生活有声有色,全年服务覆盖9000余人次。“以老助老”让温暖循环传递。通过“社区走访+企业推荐”,13支银发自组织应运而生:“环境治理队”擦亮院落颜值,“便民维修队”解决生活小烦忧,“红蓝宣讲团”传递正能量。“航天老友记”公益微创投年均孵化18个项目,让老年人从服务接受者变身提供者。“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网格+物业/国企”四方联动,啃下治理硬骨头。9项“三供一业”遗留问题清零,3个休闲凉亭旧貌换新颜,207套桌椅修缮一新,123起矛盾纠纷成功化解——数据背后,是邻里关系的悄然升温,纠纷同比下降30%的变化里,藏着社区治理的精细密码。

    坝坝议事会

    便民大篷车

    展演扬三线

    红蓝宣讲团

      精准服务暖人心 全维关怀护银龄

      “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定期随访”,这是社区“平江星航·银发关怀”项目的承诺。联合辖区卫生院开展的“家门口”体检服务,已为2000余名老人筑起健康防线,常态化义诊与健康讲座更让科学养生理念深入人心。“星航护老队”的敲门声,是独居老人最盼的动静。这支由党员、网格员、社工、志愿者组成的队伍,为不同需求的老人定制“服务菜单”:送餐上门、节日慰问、家庭安全评估……从物质帮扶到精神慰藉,“服务送上门+情感送到家”的模式,让全维度关爱落地生根。

    家门口的体检

    入户关爱老人

      资源整合强支撑 长效服务有底气

      “机构照护+社区延伸+居家支持”三级养老平台,织密养老服务网。提档升级的日间照料中心,集助餐、医疗、娱乐功能于一体,2022年运营至今已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1.2万人次;联动5家专业养老机构,为309名老人提供机构托养、居家照护等专业化服务;3个小区为老服务站、78户适老化改造,让“养老”变“享老”照进现实。

      从“银发大军”到“红色方阵”,从“治理痛点”到“民生亮点”,平江路社区以“红蓝融合+”为笔,在深度老龄化的治理考卷上,写下了共建共治的温情答案。如今,这个老社区仍在探索的路上,用持续的实践诠释着:老龄化不是难题,而是凝聚人心、激发活力的新契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亦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或购买建议。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西都市报、华西都市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140432 6696#qq.com(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闻排行榜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