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也叫做恶性肿瘤,由细胞恶性增生引发,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普通人往往“谈癌色变”,那究竟什么是“癌”?广义的癌:泛指恶性肿瘤。狭义的癌:主要指从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
2021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我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癌症死亡病例300万例,可见我国癌症负担非常沉重,迫切需要找到控制它的良好解决模式。
而近年来,人工智能逐步普及,很多患者或者家属愿意看诊之前先问诊下网络“智能医生”,常见普通疾病通过查询可以略知一二,可是对于肿瘤这种相对复杂的疾病,我们仍然需要详细思考学习或者咨询专业的医生。尤其在中医历史源远流长的中国,中医和西医,又分别是如何看待肿瘤治疗的?
在我国,中医对癌症的关注由来已久。3500年前的殷商时代,甲骨文上已记有“瘤”字。中医学对于肿瘤类疾病的系统认识,则是由春秋战国出现的《黄帝内经》开始,《灵枢·百病始生》中描述:“虚邪之中人也…留(瘤)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这是中医中最早对于肿瘤的理解之一。
在《黄帝内经》中,肿瘤也被称作“膈”和“反胃”,以及“肠覃”、“石瘕”和“症瘕积聚”等。《周礼》中则称为“疡”、“肿疡”。除此之外,古代中医对肿瘤还有诸如瘿病、肠蕈、噎膈、乳癌、积聚、伏梁、肺积、脾积、肝积、失荣、石疽、骨疽等多种称呼。这些名称各不相同,也反映了古人对肿瘤这一疾病的认知发展。
在西方医学的概念中,肿瘤是指在机体各种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水平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并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两种治疗各有不同的体现方式。中医常用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物、中药注射液、外用药物、传统针灸推拿等特色疗法;西医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靶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
由此,中西医肿瘤治疗理念,也体现不同特点。中医多强调“未病先防”,预防的同时重视维持治疗。需要凭借“望闻问切”四诊资料诊疗,根据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强调治疗全身,重视维护体质;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起效偏慢,但总体副作用小。此外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方法对于肿瘤的直接杀伤作用可能有限,更多时候提倡“带瘤生存”。
西医方面,则强调防止病因,积极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往往需要凭借各种仪器设备了解患者病情,需要按照固定时间和一定疗程数进行治疗,研究数据比较详细,手段多样同时起效快。但西医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有时较多,新的治疗药物及方法价格可能较昂贵。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如何科学地进行治疗方法选择?一般来说,中西医倡导以下六点建议。
首先,如果需要明确诊断,特别是疾病病理,可以优先选择西医。一旦明确诊断,再根据具体诊断情况,确立进一步治疗方法。
其次,对于年龄偏大、体质较差、无法承受化疗放疗的特殊人群,可以考虑选用中医治疗模式或中西医结合模式进行治疗。
第三,西医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较大副作用,建议配合中医治疗,以便最大程度减轻毒性、增加疗效。
第四,肿瘤治疗需要辨证论治,增加准确度。尤其是选择中医治疗的患者,建议要到专业医院就诊,规范治疗。
第五,中药也有毒副作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第六,药食同源,饮食调理既是中医特色,也是西医治疗的重要一环。但需要遵循一定原则,可以跟医生充分沟通后使用。
总之,癌症依旧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式,都要调整心态、放松精神、乐观面对。生活中要注意调节饮食、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既不能单调乏味又不可以过于油腻,以易消化吸收为宜;此外要注意劳逸结合,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既不能过度劳累,也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根据自身体质情况,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习剑等活动,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 李丹青)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亦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或购买建议。
免责声明: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西都市报、华西都市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140432 6696#qq.com(把#改成@),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