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栏目

华西新闻  >  每日更新  >  正文

新春走基层 | 山下梯田山上阳光 傈僳村寨变身最年轻景区

2017-02-11 06:07:02   来源: 华西都市报
0

贺树美,是傈僳族织布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村里开发旅游新村后,游客大量涌入。

从攀枝花米易县城出发,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前方是云雾缭绕的龙肘山。2月9日,虽然春节假期已过去好几天,但仍有不少来自成都、重庆等地的自驾车队往山上开去,他们的目的地,是半山腰上的新山傈僳族乡新山村。

阳光正好,空气也清新。山下是层层叠叠的千亩梯田,山上是连片的华山松森林,游客放慢脚步,惬意拍照。今年春节假期,新山村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而仅仅在半年前,这个傈僳村寨的名字,还鲜为人知。

去年12月,四川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冬季)在米易县开幕,米易结合新山村独有的千亩梯田、傈僳风情等旅游资源和文化元素,用了不到2个月时间,将昔日深藏大山之中人未识的贫困小山村,打造成为攀枝花最年轻的乡村旅游度假景区。

回村创业

开餐馆一天赚千元

对于新山村村民贺财章来说,今年春节,是他33岁人生中最为忙碌的一个春节。贺财章是一家铜火锅餐馆的老板兼厨师,餐馆开在村里,店面是租来的,面积小,只摆得下4张桌子。春节期间,他的餐馆就像是吃流水席,走了一桌,马上又坐满一桌,游客连连赞叹:这家铜火锅味道太巴适了。

贺财章是土生土长的新山村人,傈僳族。从14岁开始,他就到米易县城打工,在回家开餐馆前,在一家医院食堂当厨师。为什么回到村里自己创业?贺财章的想法是,去年底,村里打造旅游新村,他看到了商机,于是和妻子顾德美一起回家,筹集了5万元,租下了现在的这个门面。

做点啥生意好呢?夫妻俩合计,干脆就用自己的厨艺,开一家铜火锅店,在村里就近取材。2016年11月25日,餐馆开业了。刚开始,夫妻俩还有些忐忑,5万元不是小数目,要是弄亏本了咋办?

不过,春节一到,他们就放心了。“春节一天下来,要卖十五六桌,差不多能赚3000多块。”贺财章喜上眉梢,即使是假期后的这几天,每天仍然有上千元的收入,这可比打工强得多。

非遗传承

傈僳文化吸引游客

贺财章的餐馆,紧挨村民贺树美的小商店。走进去,迎面而来的是满满一架子颜色鲜艳的傈僳族传统服饰,这些,都是贺树美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今年46岁的贺树美,是傈僳族织布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少游客获知后都惊叹:想不到,大山中还隐藏着一位织布大师。

贺树美说,以前傈僳族女娃娃,个个都是织布、刺绣的好手,但到现在,会手工织布的人越来越少了。为了让傈僳族织布技艺得到传承,米易县已经将其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这种古老的织布方法能够永远保存。

去年,贺树美开了这个小商店,照顾她生意的都是本村村民。村里开发旅游新村后,游客大量涌入,她的手工技艺也有了新的市场。不少游客拉着她问长问短,腰带、挂包、刺绣等具有傈僳民族特色的商品十分抢手。

2月9日,重庆游客胡兴玉一大家人到新山村旅游。她说,吸引她的,不仅是这里可媲美云南哈尼的千亩梯田,还有独特的傈僳族文化。淳朴民风也令人向往,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游客喜欢上新山村,喜欢上傈僳族。

发展旅游

两个月小村变模样

新山村是一个省级贫困村,海拔从1100米上升至3300米,是典型的二半山区农业村。但事实上,这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了壮观的上千亩梯田,还有万亩杜鹃、千顷松涛、百丈幽谷、十里画廊、龙肘日出等景观。村里的“约德节”、傈僳舞蹈、传统手工纺织、传统手工刺绣4项风俗和技艺,还被纳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攀枝花知名摄影家王东说,在去年之前,这里是隐藏在大山中的一处“秘境”,很少有游客知道,基本都是摄影家来采风。

去年底,情况发生了变化。12月,四川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冬季)在米易县举办,结合阳光康养,米易县提出了新山旅游新村规划。

开发旅游,大家热情高涨,加班加点地推进,进行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山门、芦笙客栈、梯田栈道、阿考广场、新山民俗文化展览馆、游客中心……前后不到2个月时间,新山村就变了模样,成为攀枝花最年轻的旅游景点,今年春节期假期,迎来了2万多名游客。

通过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新山村的旅游还在提档升级。临走时,贺财章与记者约定,等到明年春节,再去他家,他请客吃铜火锅,到时候再谈谈,这一年村里的新变化。

张志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雁飞 徐湘东

我要爆料(有奖爆料 20元--1000元)我要爆料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极速爆料

虚假新闻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8-86969039

电话爆料:028-96111

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点击阅读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