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栏目

华西新闻  >  每日更新  >  正文

【热读】“布鞋院士”走了世间再无“扫地僧”

2015-01-10 18:39:45   来源: 综合华西都市报、新华社等
0

 

记者10日从北京师范大学获悉,被网友称为“布鞋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师大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李小文因病在北京逝世。


【人物名片】

从自贡走出去的中科院院士

“布鞋院士”李小文朴素的形象受到学生们的敬仰。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磊 摄

2014年9月23日,“布鞋院士”李小文在电子科大讲学两小时,全场无人打瞌睡,笑点不断。被誉为仙风道骨的“扫地僧”是四川自贡人,他的讲座普通话四川话“乱窜”,不时为讲座撒点有盐有味的笑点。

李小文,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1985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获地理学硕士、博士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200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遥感所所长、电子科技大学地表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首任院长。

李小文院士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过973项目两项。

据介绍,李小文院士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在加里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地理学硕士、博士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前任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主持过多项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

【走红网络】

光脚穿布鞋照片 让他走红

就是这张照片,让中科院院士李小文受到网友追捧。

2014年9月29日,回到母校成都树德协进中学,李小文依然穿着自己喜欢的布鞋。华西都市报记者杨涛 摄

2014年4月18日,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讲座时,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其貌不扬的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强烈反差,引起网友广泛关注。照片里,他黑衣蓄胡、光脚穿布鞋,被网友称为“仙风道骨”。称他为“布鞋院士”。

【学生评价】

真实、质朴、随性

“真实、质朴、随性是最打动人的地方”。这就是学生对他讲学风格的评价。

【网友昵称】

网友称他“扫地僧” 他自称“黄老邪”

网友觉得李小文神似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有着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其实,生活中的李小文是一位潇洒随性、不拘小节的老者,他最喜欢的武侠人物是令狐冲,而在博客中,自称“黄老邪”,爱写博客,关心时事,博客关注量达到了547万。

【自曝往事】

鬼马少年“骑”着班长才肯去上晚自习

在校长陈慧群眼里,李小文当年可是一个“小调皮”。华西都市报记者杨涛 张磊摄

“50年没见了!”2014年9月29日下午,在树德协进中学,树德协进中学(原成都28中)高1963届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回到母校,和当年的校长、老师、同学一起回忆“中学时代”,并和全校师生一起分享了他的成长历程和故事,并自曝当年不愿去上晚自习,要班长背着才肯去,结果被校长“逮”住的尴尬往事。

参加“老友聚会”,李小文见到了当年因保护他而坐牛棚的80多岁的老校长陈慧群。陈慧群笑言李小文当年就是一个“小调皮”。

2014年9月29日,成都树德协进中学老校长陈慧群(左)回忆李小文当年趣事。华西都市报记者杨涛 摄

在老师面前,李小文依旧如学生般恭恭敬敬,同时也自曝一件“糗事”,“我那时比较懒,不想去上晚自习,当时班长动员我一定要去上自习,我不想去,并提出一个条件,叫班长背我去上自习,我就去,班长果然就背我去上自习,结果走到校门口的时候看到了陈校长,她喊我下来,不准我这个样子,但事后陈校长没有打击、批评我。”

同班同学雷永年保存了50余年的李小文高中时期的照片背后的题词(华西都市报记者杨涛 摄)

与李小文一同现身树德协进中学的还有他的老同学——树德协进中学高1963届同班同学雷永年。他带着保存了50余年的李小文高中时期的青涩照片,在照片的背后还写有“高中时期学友——李小文,‘名士风流 大不拘’”的字样。

【校友回忆】

为表达对老师的尊重 回母校讲课站了40分钟

2014年9月29日,成都树德协进中学,院士李小文坚持站立着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华西都市报记者 杨涛摄

   “朋友把李小文院士去世的消息发给我,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10日,树德协进中学的张勇老师接到华西都市报记者的电话,话语中多次哽咽。学校已经决定,以学校的名义,给李小文院士发一封唁电。

作为李小文学术人生起步的开始,初中高中六年的时间,他都是在这所学校度过的。

去年9月份,李小文回到成都给电子科大的学生做学术报告。趁这个时间,张勇联系了这位深交已久,却从未谋面的校友。希望他能到回母校看看。就是这一面,成了他和被他称之为“忘年交”的李小文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

不愿劳烦别人 自己打车回母校讲课

对于树德协进中学感情之深,李小文曾在公开场合多次表达过。2013年,在树德协进中学百年校庆时,他因公务无法参加,专门亲笔写下“教兼慈严”,并发来了一封长邮件。而当时邀请他参加校庆的,正是张勇。

在回复给张勇的邮件中,李小文表达了对母校深厚的情感,同时对自己的缺席表达了强烈的歉意。短短的几封邮件,让未曾谋面的张勇对李小文生出了无线敬意和好感。“他是一个很真诚的人。”去年9月份,从报纸上得知李小文回成都的消息,张勇第一时间联系上了他。“他很爽快,我说明意思之后,他很快就答应了。”张勇回忆,在邀请院士回母校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让张勇至今仍念念不忘。

考虑到李小文年事已高,张勇主动提出,学校可以派车接他回母校。孰料,李小文一口回绝了,“不用那么麻烦,电子科大这边有车,他们会送我的。”当天晚上张勇和李小文的爱人通电话,才得知,这只是李小文不愿意麻烦两边的学校,刻意编造的善意谎言。张勇当即提出,学校仍可以派公车到电子科大,再次被李小文决绝。“你们一定不要派车过来,我们打车过去。”

果然,第二天李小文和爱人打车到了金河宾馆,一路步行走到了学校。这让已在门口迎接他的张勇感觉,“这个院士真是太低调了。”

冒着炎热 站着讲了近40分钟

那天的交流大会,全校1500师生和130多名教职工都参加了。时间是下午三点,场地就在校园的操场上。9月份的成都,天气十分炎热。“他非常朴素,穿着一双黑布鞋。”张勇担心天气太热,专门跑出去买了一顶太阳帽给他。

事实上,在接下来长达40多分钟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中,他一直没有戴,全程都是站着讲话。

“院士,站着太累了,要不您坐下讲吧。”一旁看不下去的张勇主动提议道。

“这里是我的母校,台下的有些都是我的老师和学弟学妹。我站着讲,是对老师学生的尊重。”张勇记得很清楚,李小文的回答低调又谦逊。

在那个交流大会上,他勉励学生们好好学校,言语中充满了恳切。提到当年送给学校的题词“教兼慈严”,为何慈在严之前?他解释说,当年在成都求学,老师给予了他很大的宽容。校长列为了保护他,甚至坐了牛棚。“感谢学校,感谢老师的关爱。自己受益终身。教育就是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想玲)

【情系四川】

    去年7月曾出席自贡市第二批院士工作站授牌仪式

2014年9月23日李小文在电子科大讲学两小时,笑点不断,全场无人打瞌睡。华西都市报记者张磊 摄

       2014年7月10日,在自贡市第二批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仪式上,四川理工学院获得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

   头发花白蓄着胡子,身材精瘦,一身白衬衣黑裤子,脚踩一双凉皮鞋,被网友们称为“布鞋院士”的李小文出席了授牌仪式,接过四川理工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首席专家聘书。

   2014年4月18日,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讲座时,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其貌不扬的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强烈反差,引起网友广泛关注。他的个人信息很快被网友“扒”了出来:1947年出生,四川自贡人,早年留学美国,2002年起兼任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是我国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

   从接到四川理工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筹备的邀请后,他就一直在思考,地理信息科学技术能在釜溪河流域治理方面发挥什么作用。“我出生在自贡自流井区。在我的记忆中,儿时的釜溪河总是清澈干净。目前,我们要做的是如何着眼绿色发展,打好保护和优化管理的‘组合拳’。”

   【赢得尊敬】

   今年1月 当选“感动师大”新闻人物

   1月7日,第六届“感动师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当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你,你却独盼这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尽管因身体原因没能出席典礼,“布鞋院士”李小文还是赢得了北京师范大学师生的尊敬,当选“感动师大”新闻人物。

   

  【同行评价】

   国内遥感界的泰斗级专家

   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教授曾评价,李小文是这一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除了被广泛引用的论文,李小文的快乐来自学生。有人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他的观点是“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媒体评价】

   罗定坤:同样是院士 他讲课咋就无人瞌睡?

被誉为仙风道骨的“扫地僧”是四川自贡人,他的讲座普通话四川话“乱窜”,不时为讲座撒点有盐有味的笑点。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磊 摄

   2014年9月23日晚,曾以一身青衣和布鞋走红网络的“布鞋院士”李小文在电子科技大学开讲座,吸引了近千名学生。作为四川人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普通话、四川话交杂的讲课风格不时引来现场笑声和掌声不断。

   可就在前几天报道的一则关于“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1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坚持站着用35分钟讲完了题为《志存高远身体力行》的报告。但台下在坐的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睡倒一片”的新闻,一时间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不少网友纷纷吐槽,有指责学生的,也有非议院士的。

   这就和今天的《“布鞋院士”高校讲学无人瞌睡笑声满堂》的新闻形成了反差,都是院士讲学,为啥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

2014年9月23日,“布鞋院士”李小文在电子科大讲学两小时,全场无人打瞌睡,笑点不断。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磊 摄

  “睡倒一片”的暂且不说,专门来讲一讲“布鞋院士”讲学咋就无人打瞌睡?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报道中是怎样叙述的:“‘以前的作文课就是培训大家说假话,到最后连自己都觉得说的是真话。’李小文院士号召学生,不说假话、不说伤害别人的假话,如果非要说假话的时候就最好保持沉默”。多么有正义感的院士,多么机智诙谐的语言,难怪学生喜欢听他讲学、并且是笑声满堂呢!这是其一。

   其二,你看李小文院士的衣着:一身青衣、一双布鞋,让人一看就是没有架子、是一位很随和的老者;讲课风格:普通话、四川话交杂讲演,不仅善于旁征博引,而且风趣幽默。你说,听这样的院士讲学,是不是一种享受呢,还有哪个学生会打瞌睡呢?

   其三,讲好一节大课,作为主讲者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要做到因人因地制宜,如果听课对象不同,或地方不同,讲学就不能死板硬套,连自己都不愿听的内容讲给学生听,那学生不打瞌睡才怪呢?你看李院士对于自己擅长的地理学和遥感科学领域总是表现得相当谦逊,“我不敢预测未来十年如何发展,但这确实是遥感科学发展的机遇期”。这说得多么好啊,还有哪个学生不深受启发呢!

  【逝前一周】

   仍在网上讨论学术问题

   1月7日,北师大举行第六届“感动师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李小文当选,颁奖词称“当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你,你却独盼这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因为身体原因,李小文并未出席典礼。

   “盼这热潮退却”是2014年4月李小文爆红网络后,面对纷至沓来的媒体采访请求他的感慨:“冷一冷”、“再等等,等这波热点过去吧”。那一周,他在科学网的博客点击量超过400万,名列第一。

虽然常不愿接受媒体采访,但李小文在网络上极为活跃。2007年7月29日,他在科学网注册开博,当时已有60岁高龄。此后7年多,他累计发文1878篇,平均3天2篇。直到逝世前一周,他仍在与网友讨论学术问题。

   1月4日,李小文发文《【请教】逊克农场人口》,探讨东北人口流动问题,希望了解内情的网友介绍农场户籍人口和实际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网友“田青”回复称,他在过去10年多次赴东北考察,注意到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大豆市场逐渐为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占领,导致东北的大豆种植传统被破坏,之前种植大豆的土地开始转而种植转基因玉米,农场人口开始净流出。评论中,另一网友就转基因问题提出了不同意见。

   1月5日,李小文发布《【地图之问】答田青博主》,称转基因问题“容易‘站队’(或被视作站队),一旦如此,就很难扯清了”。他探究农场人口外流问题,是打算弄清楚“究竟是因为农场环境的人口承载力不够,还是因为那里的人居环境太恶劣(或改善不足)”,只有清楚了原因,才能知道“能不能搞小城镇化,指望较大幅度改善?”他希望网友能够“指点一下可能的历史数据源”。遗憾的是,这竟成为李小文在科学网的最后一篇博文。

   1月10日,科学网发表讣闻称“李小文老师见证了科学网近8年来的发展,为科学网的发展建设提出过多项宝贵的意见”,并表示其博文“将会永久保留”。


  【轶闻趣事】

   以古文解释遥感理论

   据新京报报道,李小文善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他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到遥感的大气纠正,他引用“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冬心的诗:“夕阳方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

一边学遥感一边看小说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李小文1978年参加考研,还没被中科院录取就被通知去参加英文统考,然后就出国了。出国后才开始接触遥感学,而在美国求学期间,李小文称“好像干得最多的事就是读小说。因为包括金庸武侠在内的很多小说,都是原来在国内根本看不到的”。当问到“一边学遥感,一边看小说,那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李小文回答道:“也就是该做的事情做了,有时间就看看小说,这可能是知识分子最大的乐趣”。

   被当做农民挡在门外

   据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介绍,他第一次见到李小文时发现他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一双布鞋,“特别土”。谢云称,不管冬夏李小文都穿着布鞋,冬天穿的是大厚布棉鞋。而据同事回忆,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曾因言获罪被安排到农场种田

   李小文在接受采访时回忆称,其人生的第一次转折是1965年的某天。当时他在《光明日报》上看到姚文元《评海瑞罢官》的文章,心里不服气便写了一篇反驳文章寄给编辑部,并很快收到用稿通知。但没想到形势突变,那篇稿子不但不准发表,还作为严重的政治事件被退回大学,成为批判他的罪证。毕业分配时,他也因此被分为最低的四档,被安排至西昌的一个部队农场里种田。

   从“李嘉诚奖”到“李谦奖”

   李小文曾获李嘉诚基金会120万的奖励,随后他用这笔钱成立了“李谦奖”。李小文解释称,最初是打算叫“李嘉诚奖”的,但奖金额度太小,老先生亿万富翁,知道了怕他会不高兴。李小文曾写过一篇纪念李谦的文章,称钱的作用在本质上是 “非线性和非单调性”的。他认为对李嘉诚而言,多这些钱“感觉好”的增量为零,社会效益增量为零,故钱对老先生的作用是非线性的;对自己而言,他只要有口二锅头喝,就能自我感觉特别良好,进入非线性区;而对于比较贫困的青年学生来讲,这些钱也许就能帮助他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或是拯救一条生命,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将该奖命名为“李谦奖”。

  【最新新闻】

  母校电子科大将悼念心中的院士

   “回想5个月前,院士回到母校演讲,他没有穿布鞋而是穿着皮鞋,上台时颤巍巍的走路,非要站着讲课。那情景都还历历在目。他时而用着普通话,时而说着四川话,激动时还说自贡话,不忘记教我们如何做学术、如何谈恋爱。”学生们难过的描述起当日的情形,不愿意相信老人已经离开。

资源与环境学院的老师们与院士更有着深入的教学交流,全院师生心情非常悲痛,具体的悼念形式还未确定。

   10日下午,电子科技大学已搜集了李小文院士生前的校园故事与科学研究实录,准备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讣闻后,再通过官方形式发布。

   1963年考入成电

   他曾怀念做图书馆义工

   李小文1963年考入成电。那时候,他“不爱上课,不爱做作业”。大学第一学期好几门课的老师都找他去“置疑”,所谓“置疑”就是在补考前做个补习,免得补习都不及格。好多同学都觉得被老师叫去“置疑”很丢脸,但他却挺高兴。临走时老师总会说“你别置疑了,去考试吧!”

   在李小文最后的一堂公开讲座“我的大学梦”中。他回忆在大学里,别样的收获就是给图书馆当义工,“阅尽天下书”。追忆起自己当义工的两年时光,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熟悉之后,他获得了一些其他同学不能得到的“福利”,“当时图书馆所有的图书对我都是开放的,下班关门的时候,也允许我借两本回家去看。我一坚持就是两年。”后来,“二系”的一个同学十分羡慕图书馆义工的美差,也申请到图书馆来帮忙。(华西都市报记者 肖笛)

(编辑胡君 据华西都市网、四川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网、荆楚网等综合整理)

我要爆料(有奖爆料 20元--1000元)我要爆料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极速爆料

虚假新闻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8-86969039

电话爆料:028-96111

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点击阅读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