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栏目

华西新闻  >  每日更新  >  正文

胡琏家族:吴承恩赞为“长淮名门第一”

2021-01-09   来源: 华西都市报
0

吴承恩塑像。(资料图片)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胡琏和吴承恩有姻亲关系。胡琏儿媳妇牛氏的妹妹,就是吴承恩的夫人。吴承恩曾拜胡琏为师,尊称胡琏为“南津翁”。
  胡琏有胡效才、胡效忠、胡效谟、胡效诠4个儿子。其中,胡效忠的儿子胡应嘉为进士出身,胡效才的儿子胡应征为举人,加上胡琏,胡氏祖孙3代一门三进士、两举人,成为当地著名的望族,吴承恩盛赞胡琏一家为“长淮名门第一”。


胡效才:性格耿直敢于说话

  胡效才,字汝园,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考中进士,历任河南道御史、真定府知府,被诰封为中宪大夫。
  胡效才性格耿直,敢于说话。谏官史道、阎闳因向皇帝建言献策而获罪,胡效才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极力为他们辩护。
  正德、嘉靖年间,宦官当道,败坏朝纲,大臣们敢怒不敢言。胡效才不管这些,上疏弹劾宦官,痛斥宦官干政的弊端,朝野上下为之咋舌。
  胡效才的儿子胡应征,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考中举人,“举经魁”(举人第一名叫解元,前5名统称为举经魁)。
  胡应征的儿子、胡效才的孙子胡一炳,在清朝乾隆版《淮安府志》中有传记。
  乾隆版《淮安府志》中说,胡一炳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去世了。由此可以推断,胡应征应该是考中举人后,还没来得及去考进士就死了。
  胡一炳岁数稍大一些后,懂事了,得知父母死后是草草埋葬,于是重新选地安葬父母,并为父母守孝3年,“哀毁如新丧。”
  胡一炳在守孝期间,有两只鹤飞来陪伴着他。大家都说,这是胡一炳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所以派来两鹤陪他。
  胡一炳也读过书,考上了秀才,此后再也没有去博取功名,他的更多事迹,是做慈善。
  胡一炳的叔叔去世后,留下一个年幼的女儿。胡一炳把侄女抚养成人,侄女出嫁后没多久就守寡了,也没有生子。胡一炳把侄女接回家中继续供养,没让侄女再嫁,守全了侄女的贞节。
  这在现在看来,是很不值得提倡的,但在当时却是美德,我们不能用现代的观念去评判古时的是非。
  胡一炳还有一个表姐卢氏,卢氏丈夫死得早,没有生下儿子,胡一炳也供养卢氏20年。卢氏死后,胡一炳厚葬了卢氏。
  胡一炳想娶个小妾,花重金买来一个叫吴氏的女子。吴氏到家后,胡一炳询问得知,吴氏是孤儿。胡一炳把吴氏送回,也没有索回聘金。
  胡一炳迁居到淮安府淮阴县(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


胡应嘉:两斗内阁大臣高拱

  胡琏的二儿子胡效忠,字尽臣,正德十四年(1519年)考中举人,官至顺天府知府,诰封为通议大夫。
  胡效忠的儿子胡应嘉,字克柔,又字祈礼,号杞泉,世居淮安府城。胡应嘉出身书香之家,从幼年时开始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学业长进很快。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胡应嘉考中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考中进士。
  胡应嘉最初出任袁州府宜春县(今江西宜春市袁州区)知县,不久任吏科给事中,后迁任都给事中、湖广布政司左参议,晋升为中议大夫。
  胡应嘉性情刚直,恪尽职守,不畏权势,很好地履行了言官的职责。他曾经弹劾侍郎黄养蒙、李登云及布政使李磐、侯一元等,使他们的非法行为暴露,被革职查办。
  胡应嘉更为厉害的是,敢于舍得一身剐,直接与内阁大臣、大学士高拱交锋。他曾经揭发高拱庇护乡里,执法不公,还乘嘉靖帝病危时私自把宫中侍臣值班休息处的器物运到宫外等行为。高拱很幸运,病危的嘉靖帝还没来得及理抹这事就驾崩了,高拱算是逃过一劫。
  隆庆元年(1567年),吏部尚书、山西人杨博负责考核京官。
  杨博是明朝中期的一代名臣,尽管为明朝立下了很多功劳,但他也并非完人。他利用这次考核机会,挟私贬斥给事中郑钦、御史胡惟新,而且山西籍的京官中没有一个的等级是下等。
  胡应嘉眼里揉不进沙子,上疏弹劾杨博泄私愤,利用职权之便贬斥言官,包庇同乡。遭到杨博贬斥的胡惟新,也揭发杨博考察官吏不公,营私舞弊。
  曾被胡应嘉参过一本的高拱,一直对胡应嘉耿耿于怀,这次等来报复机会,上疏指责胡应嘉、胡惟新“党同官妄奏,拟旨斥为民”,引起朝野一片哗然。
  明朝的言官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职位不高,给事中不过是从七品官阶,但他们的权力非常大,地位很高。这一次,明显是内阁大臣惹恼了言官这一个群体。
  兵科给事中欧阳一敬首先上疏,表示要和胡应嘉共进退。当天,就有数名给事中、御史上疏,要求处理事后主谋。
  高拱没想到会给自己惹出麻烦,只得下火巴蛋,一方面上疏申辩,一方面以辞职要挟新登基的隆庆帝。内阁大臣中,首辅徐阶和阁臣李春芳则当起了老好人,和稀泥说这事就算了,两边都不用处理。但另一个阁臣郭朴则坚决要处理胡应嘉等言官,因为他跟高拱是一伙的。
  内阁大臣们的态度都不一致,言官们却空前团结,不停地写奏折弹劾内阁。高拱希望徐阶采用高压手段把言官们给按下去,但老谋深算的徐阶却说不能堵塞言路,高拱只得辞职,退出内阁。言官们最终获胜,胡应嘉也得以免祸,调任到建宁府做推官。
  隆庆三年(1569年)冬,高拱重回内阁,第一件事就是清洗言官。胡应嘉遭受打击,郁郁不得志,忧愤之下回归故里,晚年汇编有《科甲奏疏》。


胡效谟父子:专攻水利学问

  胡琏的三儿子胡效谟,字帝猷,因胡琏的恩荫入仕,官至澄江府(府治河阳县,即今云南澄江县)知府,晋升为中宪大夫。
  胡效谟聪颖好学,尤其喜欢实用方面的学问,能融会贯通诸家之说,又能自立一家之言。他勤于政事,廉洁自律,执法严明,刑赏不诬,关心民间疾苦,率民治水,减轻灾害。
  为政之余,胡效谟还潜心钻研水利方面的学问,著有《复闸旧制》,里面收集了很多资料,有自己的很多见解,时人极为推重。顾炎武、胡渭、阎潜邱等人的著作中,有很多是引用胡效谟书中的材料。
  胡效谟的儿子胡应恩,字敬熙,又字祈沾,号西畹,贡生出身,官至廉州府合浦县(今广西合浦县)知县,敕授文林郎。
  因家学渊源,胡应恩也熟读四书五经。受父亲影响,他的兴趣也在实用方面的学问,尤其喜欢农业、水利方面的知识,擅长治水。
  胡应恩对淮水潮汐及海口淤塞的情况非常熟悉,著有《淮南水利考》,资料翔实,颇多创造性的见解,实用性很强,名重一时。顾炎武著作的《天下郡国利病书》,摘引胡应恩《淮南水利考》一书多达69页。
  胡应恩为政精明,办事敏捷而允当,尊重人才。他有一句话,被时人奉为名言:“办集众务,当用士类。吏惟书牒不得轻书一言,士类必贤者始可依赖。”
  胡琏的四儿子胡效诠,是胡琏晚年生的儿子,娶了胡琏的好友、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潘埙的女儿潘采苹为妻。
  封面新闻记者黄勇
  特别致谢: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我要爆料(有奖爆料 20元--1000元)我要爆料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极速爆料

虚假新闻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8-86969039

电话爆料:028-96111

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点击阅读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