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栏目

华西新闻  >  每日更新  >  正文

绝密 打开攀西“宝藏”的“108将”

2020-06-01   来源: 华西都市报
0

◀5月29日,攀枝花市委书记贾瑞云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科技攻关团队代表颁发奖牌。 王东摄

  5月29日,攀枝花开发建设55周年科技创新大会隆重召开。
  大会邀请了一批“特别的客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科技攻关团队”成员,他们身披绶带,穿过“英雄门”、走上红地毯,接受这座城市的致敬。
  同一天,攀枝花举行了《攀枝花英雄·108将》新书首发式。攀枝花市委书记贾瑞云满怀敬意,将新书赠送给马家源、畅广睿、孙广义等“108将”的代表们。
  至此,长时间默默奉献、曾经默默无名的108名攀枝花英雄,首次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最初的铸造者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上世纪6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启动实施“大三线”建设,将攀枝花确立为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
  开发建设攀枝花,重要前提和关键要素就是破解钒钛磁铁矿冶炼难题,为国家提供战略资源保障。
  1964年至1967年,原国家冶金工业部,在全国范围内抽调十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工作组,开展了我国冶金工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科技大会战——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攻关。
  巧合的是,参与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攻关的科技人员数量,恰好与《水浒传》中“108将”相同,因此他们也被称为“108将”。
  在那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108将”响应时代号召,积极担负起国家使命,全心投入科技攻关。历时三年,辗转三地,经过1200多次试验,“108将”攻克了用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打破了攀枝花矿是“呆矿”的断言,创造了世界冶金史上的壮举和奇迹,为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乃至全国钒钛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路线和设计依据。
  贾瑞云感慨:如果说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攻关,解锁了攀西地区的巨大矿藏,那么“108将”就是铸造钥匙的大国工匠。他们是英雄攀枝花的最初铸造者,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功臣、人民的英雄,他们的事迹生动诠释了何谓“攀枝花英雄”。
  然而,由于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攻关项目当时是绝密工程,长期以来人们对“108将”事迹知之不多。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报国者的誓言
做好这一件事,就可以死而无憾

  1964年5月,时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的刘彬,约鞍钢炼铁厂代厂长周传典谈话:“国家决定建设西南三线基地,而攀枝花钒钛铁矿冶炼是一个世界性的特殊难题,如果钛磁铁分离技术关攻不破,大钢铁厂就不能建设,机械军工工业也搞不起来,打起仗来怎么办?国家决定抽调你去,解决攀枝花铁矿的冶炼问题。”
  时任冶金工业部部长吕东,也找周传典谈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情,所以只能成功,不准失败。
  1964年12月5日,绝密的“攀枝花铁矿冶炼试验组”在北京成立,周传典任组长兼党总支书记。除周传典和几位副组长在40岁左右外,大部分成员都是25-30岁的年轻人。
  试验组全体会议上,周传典热血沸腾地说:“一个人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做不了几件重要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顺利完成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冶炼的任务,做好这一件事,我们就可以死而无憾了!”
  试验步步艰难,步步惊险,而试验组每隔几天或一周都要向冶金部和渡口总指挥部汇报试验进展情况。
  尽快突破高炉冶炼技术是关键,可现实却是,炉子几乎天天都有“状况”……周传典的秘书麦际全回忆,试验期间,周传典总是连轴工作,根本就没有上下班时间,甚至忘记了春节,“连饺子都没有吃一个”。“周传典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使命和担当,尤其是在国家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科技工作者更要担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周传典是安徽凤台人,1947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1986年离休,2017年去世。他的故事,极少为人知晓。

“108将”群像
他们流过汗、流过血、拼过命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用这话形容当年的“108将”,再准确不过了。
  毕业于前苏联第聂泊尔冶金学院钢铁冶金专业的王文忠,是“108将”中的一员,有人问他:试验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王文忠回答:“我们是从全国挑选来的精英,每个人都怀揣着炽热的爱国之心,也可以说是国家选择了我们,而我们也没有辜负国家的选择,我们完成了国家使命。”
  “108将”之一、东北大学钢冶系教授赵庆杰在回忆那段峥嵘岁月时几度哽咽:“参加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流过汗、流过血、拼过命,为攀枝花开发建设作出贡献是一生的光荣,看到攀枝花、攀钢如今的发展成就,当年大家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许多重大科技成果的绚丽绽放,背后都是沉潜苦功。
  1964年12月至1966年6月,自“承德试验”到“西昌试验”结束,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冶炼试验组转战南北,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没有一个人请过探亲假,元旦和春节都在试验现场度过。
  来自东北工学院的青年教师余琨,家在沈阳,母亲瘫痪在床,试验组两次派他到沈阳取资料和购买器材,他两次过家门而不入,办完事就匆匆赶回试验现场;从北京黑色冶金设计院抽调到试验组的吴启常,得知弟弟去世的消息后,仍坚守在岗位上,只是跑到城里给母亲汇了款,又赶回厂里上班……
  50多年前,以“108将”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用心血与汗水浇灌着攀枝花的科技“种子”。

创新第一方阵
“国字号”平台数量优势明显

  今天的攀枝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钒钛钢研发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钛原料生产基地、世界第一大钒产品基地。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铁的回收率达70%、钒的回收率达44%、钛的回收率达29%。2019年,攀枝花钒钛产业总产值280.95亿元,钒钛产品总出口5.75万吨,创汇3.43亿美元。
  2019年,攀枝花市委作出了加快建设钒钛新城和攀西科技城的决定,开启了全市科技创新事业新纪元。这一时期,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提钛、EB炉装备国产化、航空舰船用钛铸件等一批重大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出了晚熟芒果高效丰产技术、芒果优质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等40余项覆盖芒果全产业链的技术成果;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级检验中心、国家钒钛标委会等一批“国字号”平台,“国字号”平台数量在全省市州优势明显。
  目前,攀枝花全市创新指数位居全省第三,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省第二,走在了全省科技创新第一方阵。这一切,都与“108将”密不可分。
  5月29日上午,在《攀枝花英雄·108将》首发式上,“108将”之一、81岁高龄的李身钊感慨地说:“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将攀枝花开发建设55周年‘特别成就奖’授予了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科技攻关团队,让我们无比激动和自豪。55年了,攀枝花没有忘记我们,祖国和人民也没有忘记我们!”

一座英雄城市
把科技创新作为“一把手”工程

  作为子弟和曾经的一名员工,贾瑞云对钢铁、钢厂有着很深的情感。对“108将”,他除了敬仰与敬佩之外,更要求“以英雄的事迹激励我们的斗志、以英雄的胆魄提升我们的锐气、以英雄的精神砥砺我们的豪情”。他希望加快推动钒钛新城和攀西科技城建设,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步一个脚印地重返国家战略,一砖一瓦地建设好这座英雄之城,用一个更加美丽、更加繁荣、更加和谐的攀枝花告慰英雄、告慰历史,赢得时代、赢得未来。
  贾瑞云对“科技”的重要性,非常敏感。“各级党委(党组)要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按照‘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的要求,谋划工作格局,摆布工作内容,健全工作机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把科技创新作为‘一把手’工程,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发改、经信、科技、市场监管、科协等职能单位要认真履职尽责、强化协调配合,围绕全国全省重大科研课题、紧扣改革发展重大需求谋划推动科技创新,做实做细科研项目立项审批、创新成果孵化、知识产权保护等管理服务工作,共同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追求创造的浓厚氛围,厚植全市科技创新土壤。”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贾瑞云说,“108将”筚路蓝缕、攻坚克难的光辉事迹,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攻关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予以生动呈现。记住他们,既是对英雄前辈的感念与敬佩,也是对攀枝花开发建设历史的回顾与探寻,更是对“三线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提醒着我们从哪里来,指引着我们该到哪里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曹笑徐湘东

我要爆料(有奖爆料 20元--1000元)我要爆料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极速爆料

虚假新闻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8-86969039

电话爆料:028-96111

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点击阅读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