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栏目

华西新闻  >  每日更新  >  正文

非典战疫的那些“神药”

2020-03-11   来源: 华西都市报
0

达菲(奥司他韦)。

  2003年,在北京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一位护士准备给病人注射。(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板蓝根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智

  来自四川的小明,那年不到十岁,2003年春节过后,他回到村小上学,进教室便闻到浓浓的酸味,“谁把醋打翻在地上了?”开学第一讲,老师没有忙着催作业,反给大家一人发了一袋冲剂,蓝白色袋子,味道微苦、又带着一点甜。
  时隔17年,这是小明对“非典”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
  2002年12月,第一例非典病例在广东河源出现,随即蔓延,“板蓝根和白醋可预防非典”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板蓝根成为抗击非典的必备利器,被抢购一空,而白醋则被留下了“1000元一瓶”的经典照片。
  因非典“火”起来的,还有达菲(奥司他韦),在随后全球数次大流感中,达菲成为“网红”,被称为“流感神药”。
  板蓝根和达菲,在非典为人熟知并广泛推广,但实际上,对两者的质疑从未间断。

兴起
微甜冲剂人手必备的抗非典利器

  板蓝根。板蓝根,乃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晒干呈黄色、常切片、或切为小段,入中药,最常见的,莫过于板蓝根颗粒冲剂、板蓝根口服液。
  中医学认为,板蓝根味道苦、属寒性,但一提起板蓝根,人们脑海里总会弹出这样的词汇:味道微甜、喝起来不错,甚至并未把它视为一种“药”。
  2002年12月,第一例非典病例黄杏初在广东河源出现,进而扩散。一时之间,人们谈“疫”色变。
  正是从2003年2月初开始,板蓝根可以预防非典肺炎的消息,不知从何处开始传播,为了“预防非典”,人们争先恐后地前往医院、诊所、药店抢购板蓝根,除开常见的板蓝根颗粒、冲剂,板蓝根的其他制品,如板蓝根口服液,也被人们抢购一空。
  公开报道显示,2003年2月,湖南省岳阳市板蓝根冲剂零售价格由每盒2.8元涨到12元;在河北,10元一大包的板蓝根冲剂,价格上涨到了50元一袋。
  在非典肆虐期间,板蓝根几乎成为每个家庭的生活必需品,就算没有任何感冒发烧迹象,人们都会时不时冲上一杯。
  一瓶白醋,倒进锅里,烧火煮开,随着温度上升,白醋逐渐挥发扩散,直到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酸味,这种“杀菌方法”,在2003年非典期间,曾广泛存在于学校、企业和居民家中。
  据公开报道,2003年,一瓶普通的白醋从原本售价3元,身价暴涨,卖到了30元一瓶,甚至有媒体记者拍下了白醋售价1000元一瓶的照片。

流感克星全球大流感使达菲崛起

  在非典中“火”起来的是中药板蓝根,另一种西药达菲(奥司他韦),则是因为一股流言——“非典”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达菲由此崭露头角。
  事实上,达菲在1998年才完成临床试验,它的制作原料其实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香料——八角茴香,当然,并不是简单的熬制,而是精确的成分提取。
  达菲,通过抑制一种特殊的流感病毒酶,可以影响流感病毒在人体内进一步播散,达到抑制、甚至治愈流感的效果。
  真正让达菲声名鹊起的,是全球范围流行的数次大流感。
  2005年,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在世界各地肆虐,达菲也成为WHO推荐的一线抗禽流感药物。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全球大流行,达菲更是创造了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
  两年后,达菲被WHO列入基本药物清单。
  如今,每到冬季流感高发期,达菲在国内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被网友戏称为“神药”,虽然没有达到被抢购的程度,但在流感高发季,不少地方,达菲一药难求。

溯源
为何抢购?有谣言,也有官方认定

  为何在非典期间,板蓝根和白醋变得炙手可热,以至于在全国掀起了抢购热潮?
  中医认为,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2003年4月中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制定《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给出以板蓝根为配方的预防方。5月下旬,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公布“板蓝根等八种中药对治疗非典有疗效”。
  由此可见,官方认为板蓝根对对抗非典有益,民间的抢购潮,由此而生。
  而对于白醋,到底是否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其实,使用熏醋方法来杀菌,只是民间流传的“偏方”。但是醋为弱酸性,不能杀死流感病毒,而且会刺激呼吸道粘膜,人体并不宜长期熏醋。
  时间倒回到2003年,彼时的互联网刚开始起步,信息传递的渠道,依旧以电视、广播、报纸为主,信息传递并不算通畅。人们对于板蓝根和白醋的抢购,归根结底,是由于SARS没有针对性的药物可以治疗,而疫情又在不断传播,信息传播的渠道不通畅,人们不了解SARS、甚至产生了恐慌。
  于是,大家找不到有效预防和治疗SARS的药物,而此时,“板蓝根和白醋”恰好“跳”了出来,成为了人们对抗SARS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万能神药板蓝根和达菲为啥那么神?

  自从非典开始,板蓝根成为应对“疫情”的一大利器。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蔓延,板蓝根被列入防治用药范围;2013年,H7N9型禽流感暴发,病毒特性尚未研究清楚,多地就宣称“板蓝根可预防”;甚至在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非洲肆虐时,板蓝根都被提上日程。
  但事实上,世卫组织强烈建议,目前并没有针对埃博拉的特异性药物,丁香园网站也曾发布提醒,没有科学依据显示板蓝根之类的中药对埃博拉病毒有预防作用,建议不要盲目服用。
  板蓝根,真有那么神奇吗?要知道,即使非典已经过去了17年,钟南山院士也坦言,目前并没有针对非典的特效药物。
  同样是在数次大流感中“崛起”的达菲,也在近年来受到质疑,《英国医学杂志》于2014年发布的一篇论文,显示达菲对于减少肺炎等流感并发症,也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撑,在减轻非症状流感和减少流感病毒传播方面作用不明显。
  国际医学学术团体科克伦国际协作组织,也发表一份报告说,知名的抗流感药物达菲药效可能被夸大,建议各国政府重新考虑大量储备达菲的做法。

未来
非典疫苗为何至今仍未问世?

  2003年,当非典正在肆虐时,人们猜测,非典病毒可能来源于野生动物,果子狸只是一种传播的中介,对于非典病毒的溯源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2016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专家,对外宣称在云南的一处偏僻山谷中,发现了一处蝙蝠SARS冠状病毒的天然基因库,研究揭示了SARS病毒可能的重组起源。
  在非典中,第一个治疗非典的药物,是抗非典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作为非典治疗应急使用药物,允许在紧急情况下应用于临床抢救,即使是在大流感中广泛被采用的达菲,也都并不是非典的“特效药”。
  而在国内,有机构将部分普通药物宣称为可抑制非典病毒,这也引发了国内外的强烈质疑,而对于非典的预防,当前的科研水平,也并没有研发出相应的疫苗。
  虽然非典已经过去,但对抗非典病毒,尤其是和SARS相似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正不断蔓延,科研人员一直在路上。

我要爆料(有奖爆料 20元--1000元)我要爆料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极速爆料

虚假新闻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8-86969039

电话爆料:028-96111

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点击阅读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