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风雅颂四川》音画诗剧 诗颂新中国70年辉煌成就

2019-10-14 华西都市报

10月13日晚,四川的名嘴、主播们汇聚一堂诗意礼赞天府四川。

  “韵成中华三千载,诗写人间七十年,从来天府多锦绣,无边风雅颂诵四川。”
  10月13日晚7点半,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联、省作协、四川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风雅颂四川”音画诗剧在四川广播电视台S1演播厅上演。封面新闻进行了全程直播。

四大篇章
展示巴蜀大地辉煌巨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隆隆的雷声里诞生。是如此巨大的国家的诞生,是经过了如此长期的苦痛而又如此欢乐的诞生,就不能不像暴风雨一样打击着敌人,像雷一样发出震动世界的声音……”音画诗剧以四川诗人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拉开总的序幕。
  音画诗剧分为“大路朝天”“春江水暖”“蜀山在望”“城乡变奏”四个篇章,集中呈现名家名篇、新人新作共22首诗歌,以朗诵、合唱、舞蹈、戏剧、影像等多重艺术形式,通过省内艺术名家和优秀主持人精彩演绎,生动反映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讴歌新中国成立70年巴蜀大地辉煌巨变,展示巴蜀儿女感恩奋进的精神风貌。

诗意呈现
经典名篇与当代诗歌辉映

  每一幕都以经典名篇引领,吟诵的诗歌既有李白、杜甫、陈子昂的千古名篇,也有阿来、梁平、龚学敏等当代名家的佳作,让大家乘着记忆的小舟,驶向那段诗意飘飘的岁月。
  以第一幕《大路朝天》为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借助李白的《蜀道》开篇,既带出四川地理概念,又牵出道路修路这一话题,同时更将“路”的外延扩展为整个“建设”的范畴。接踵而来的是:西雅写给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诗篇、《历史中的铁路——致成渝铁路》;其然的《川藏线》追思天路铸就的丰碑;龚学敏的《钢的城》则以攀枝花三线建设为题,赞美光荣的建设者,赞美了不起的中国建设成就;宁明的《起飞中国——写给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从具象的飞机制造到写意的中国起飞,为新中国的重大建设成就做了诗意的呈现。令观者每每回望来时路,不禁感慨万千,荡气回肠。

音画诗剧
壮丽秀美感人至深

  随着舞台上对“路”“水”“山”“城”四大诗歌意象的演绎,在“大路朝天”篇章,观众们看到了川藏线、成渝铁路的建设,看到了三线重镇、百里钢城攀枝花的崛起,见证了国产C919大型客机的首飞,这些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建设重大成就的图景,让所有中华儿女都由衷地感到自豪骄傲。
  在“春江水暖”“蜀山在望”篇章,观众们仿佛走进了广阔的巴山蜀水,领略天府蓉城、三星堆、九寨沟、都江堰的历史文化底蕴,听奔流不息的大渡河讲述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回顾“5·12”汶川地震涌现出的感人故事,看到了巴蜀大地的壮丽秀美,看到了巴蜀儿女坚强不屈的刚毅性格。
  据悉,本次演出将于10月16日22:30在四川卫视播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吴德玉摄影报道

名嘴主播汇聚一堂
诗意礼赞天府四川

  “风雅颂四川——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音画诗剧”筹备了四个多月,汇集了刘磊、海光、安丽、陈岳、安冉、李丹、杨畅、曹雪菲、亚琼等20多位四川当红主播。10月13日晚,四川的名嘴、主播们汇聚一堂——于诗歌的百花园里,采撷最美的花朵,献给亲爱的祖国;在走过的道路上,找寻最耀眼的路标,点亮四川的故事。
  为突出音画诗剧的效果,整场演出淡化了传统晚会主持人模式,更多借用“诗剧”的戏剧表演形态,由群演团队贯穿始终,实现主题表达、氛围营造和场景切换。加之LED大屏的画面呈现,既彰显主题,更传达情绪,营造出了庄严神圣的仪式感。
  总撰稿潘勇在10月12日晚彩排结束后难掩激动之情: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民族以五千年的精彩笔墨写下诗意盎然的篇章;四川是诗的圣地,巴蜀儿女用七十年的创作灵感描绘出如诗如画的家园。从创意之初,就想把这种诗意的激情与豪迈贯穿始终,最终呈现给观众一台全新的视觉盛宴。
  “风雅颂”既不是联欢晚会,也不是诗歌朗诵会,而是音画诗剧,全新的概念让人耳目一新。四川总导演、四川省视协驻会副主席、国家一级导演寒露介绍,作为一次创新的尝试,《风雅颂四川》通过对“路”“水”“山”“城”这四大诗歌意象的舞台化戏剧性演绎,完成了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是天府四川伟大成就的诗意礼赞。
  四川电视艺术家协会播音主持专委会副主任海光变身“中国机长”,朗诵《起飞中国》,在成为主持人之前他曾是一名空军飞行员,军旅生涯让海光到如今仍旧军姿标准,笔直挺立。
  四川卫视《四川新闻》主播李丹搭档朱海锐、王涵,朗诵杨牧的诗《我是青年》,同时也上演了一场年代秀。李丹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表示:“正值青年的我一拿到这首诗就觉得浑身的血管都膨胀了起来,也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担当。特别喜欢作者所说的那句:世上最为珍贵的东西,莫过于青春的自主权!当然我们读出的也不仅仅是诗人的心声,而是喊出了一代人共同的心声。”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记者吴德玉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