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栏目

华西新闻  >  每日更新  >  正文

陈大华:尺八应是魏晋长笛的延续与发展

2018-10-16   来源: 华西都市报
0

 

 封面新闻记者:

尺八这件乐器,可能相对于古琴、萧等传统乐器的大众认知度较低?
  

陈大华:

现在看到的关于尺八和簫的记叙,大多是后来补记的。传说的成分多一些。《通典·乐器》引《世本》:“箫,舜所造。其形参差象凤翼,十管,长二尺。”周代,曾将中国古代乐器分为“八音”,它们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乐器,其中“竹”就是指箫和篪。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箫,古代乐器“箫”这个实物,我们才亲眼所见。因此提起“丝竹”,人们就会想起箫。
  唐代以前,所有吹管乐器,不管是横吹还是竖吹的,都统称“笛”。宋代称“箫管”。元代才把排箫、箫、横吹笛区分开来。
  “尺八”这个名字,最早是在唐代出现的。但是不能说唐代才有尺八。在唐以前,尺八与箫都是民间的一种俗乐,一直在民间流传。据说,汉代成都周边地区,民间吹奏尺八十分盛行。可惜一直没有出土的实物来印证。尺八应该是魏晋长笛的延续与发展。随着竖吹管乐器的演变、完善,到了唐代进入宫廷成为雅乐,载入史记,才引起世人的关注。尺八作为宫廷雅乐,在唐代是最辉煌的时代。

  封面新闻记者:

您能介绍一下这件乐器的来源历史吗?

  陈大华:

对尺八的源流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尺八和箫与骨笛有血缘关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两次重大考古发现。一是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一批骨笛,最早距今有9000年左右,多为7孔,也有3孔5孔的。二是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批骨哨,多为3孔,也有1孔和2孔的。距今约7000年。箫和尺八都是吹管乐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定型,它们的祖型都应该是9000年前的骨笛。这个结论是可信的。

  封面新闻记者:

尺八为何会在中国失传?

  陈大华:

关于尺八失传的原因,现在普遍的说法是学习的难度太大。日本“明暗流”的传人冢本松韵也说,因为学习尺八太难是在中国失传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尺八失传的原因,是南宋之后,文化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的。这需要进一步论证。有次,我与法国人类学博士涟漪(中文名)讨论尺八在中国失传的原因时,她问我,先有箫,还是先有尺八。我说,根据现有的文献和出土实物,应该是先有箫,后有尺八。她说,根据“功能主义”的理论,尺八的失传不应该是因为学习难度的原因。我理解她说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是学习难度问题,作为同是竖吹管乐器的尺八,就不会后出现又消失。我认同这个观点。

  封面新闻记者:

这件乐器的特点是什么?相对于萧、笛,它的音色有什么不同?

  陈大华:

尺八与箫,在外形的明显差异是吹口。尺八的吹口是外切,呈半月形。箫,分屏箫和洞箫,屏箫在吹口端是盖帽的,洞箫是“中通无底”。吹口都是在管口内挖削成U或V形。箫声沉郁,尺八沧桑,笛声高亢。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曲目,这些都源于不同的心境。
  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

我要爆料(有奖爆料 20元--1000元)我要爆料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极速爆料

虚假新闻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8-86969039

电话爆料:028-96111

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点击阅读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