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栏目

华西新闻  >  每日更新  >  正文

2026年建川滇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西昌如何寻求突破?

2018-08-01 19:39:34   来源: 华西都市报
0

封面新闻记者 徐湘东 见习记者 肖洋

作为攀西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凉山州的首府,西昌位列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第89位,是四川唯一入围的百强城市。不过,西昌在地理位置上仍显得偏远,交通是发展最大瓶颈,如何突破地理位置上的限制,寻求发展上的突破?

7月30日至8月1日,西昌市委九届三次全会举行,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西昌的定位。对接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西昌将重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增长极、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区、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川滇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安宁河流域阳光生态经济核心走廊。按照规划,到2026年,将建成川滇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县前50位,全面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

发展定位是啥?

是区域中心 还是生态田园城

西昌市委九届三次全会,讨论并审议通过了《加强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意见(草案)》“1+5”系列文件、《关于强化“放管服”工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草案)》《中共西昌市委关于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草案)》以及《会议公报(草案)》。

未来西昌如何发展,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处于怎样的定位,此次会议已经明确。

对接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西昌作为攀西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将重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增长极、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区、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川滇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安宁河流域阳光生态经济核心走廊。

为此,西昌将充实完善“三步走”发展目标:第一步,到2026年,经济达到国内相对发达地区水平,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全面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第二步:到2036年,经济达到国内发达地区水平,现代治理体系全面构建完成,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西昌;第三步:到2050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发达,外向型经济格局全面形成,达到世界知名城市发展水平。近期目标,到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在2016年基础上翻一番,城乡文明程度整体提升,建成全国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国际口岸城市。

《会议公报(草案)》提出,确保到2026年,把西昌建成川滇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县前50位,全面建成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

如何寻求突破?

产业转型升级 三地同城化发展

从今年上半年西昌GDP增速来看,增长5.1%,低于了预期目标,西昌如何寻求突破?

会议提出,今年是西昌的“产业转型年”和“作风提升年”,西昌未来的前进道路重在发展理念的转型升级,重在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更重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

西昌将围绕“稳一退二进三”、“八个一批”、“6+X”产业集群,形成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逐步退出传统农业和传统制造业,打造产业生态圈和全产业链,提升支柱产业的附加值;加快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以金融、法律、旅游、康养、文化、体育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形成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围绕“清洁能源、建筑建材、钢铁钒钛、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环保产业”+“产业园区、开发区、产业服务平台、中心基地”等相关具体产业项目,加大产业集群发展力度,巩固和夯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加快形成一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西昌还将推动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加快冕宁、西昌、德昌同城化发展,“3+6”西昌经济圈联动发展,助力凉山形成区域发展多个支点支撑的局面。完善适应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布局、产业布局和体制机制,建立区域协同利益分享机制,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共同体,全面建成攀西地区经济中心、文创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对外交往中心、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未来怎样发展?

破解交通瓶颈 全面开放合作

此次会议上提出,西昌将扩大开放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推动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高水平打造攀西地区门户枢纽,加快建设川西南开放经济高地。

西昌到省会成都的高速路里程是440多公里,目前铁路距离是557公里,交通,成为了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这对大多数西昌人来说,可能都深有体会。

为突破这一瓶颈,西昌将加快对外通道建设。西昌青山机场按照国家开放口岸标准进行改(扩、迁)建,尽快落地川航西昌分公司,预计到2026年,旅客人数突破500万人次,同时,“1+3”铁路网、乐西、西昭、西香、西巧、西昌绕城高速建成通车,努力构建四川南向综合性交通走廊和对外经济走廊。

在对外合作方面,西昌还将深化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南交大、国家行政学院产学研深度融合合作,建设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换季总部基地。用好IPO上市、土地增减挂、税费减免等脱贫攻坚政策,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并且全面优化西昌营商环境,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吸引企业家到西昌创业兴业。

西昌还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形成“五位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催生一批农业全产业链骨干企业。借力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通过10年努力,90%的村民就近就地入住美丽幸福新村。继续对邛海流域实施流域保护,推动邛海湿地公园在湿地保护、修复等方面成为国家湿地公园示范。


我要爆料(有奖爆料 20元--1000元)我要爆料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极速爆料

虚假新闻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8-86969039

电话爆料:028-96111

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点击阅读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