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栏目

华西新闻  >  每日更新  >  正文

林栩:指尖的艺术纸上的舞蹈

2015-06-13 06:07:18   来源: 华西都市报 宽窄巷
0

毛笔画《峨眉祥瑞》

毛笔画林栩与吴一峰合作《峨眉残雪》

指画《山水胜景》

指画《无风清气自相吹》

毛笔画《祖母》

指画《老汉》

指画《飘》

□艺术家简介

中国传统绘画博大精深,画家用毛笔在宣纸上作画的传统已沿袭了千年,而在峨眉山却有一种神奇的绘画——手指画。画家以手指和手掌作为主要工具,运用钩、皴、点、染、洒、抖等手法,在各类画纸上创作绘画。画作有中国传统之美,却又与毛笔画有所不同,在画坛中独树一帜。说到峨眉山指画,就不得不提起当地著名画家林栩,他从小随父林木学艺,后有幸所得中国画四大体系齐派(齐白石)传承人齐良迟、黄派(黄宾虹)传承人吴一峰、徐派(徐悲鸿)高徒黄纯尧、石派(石鲁)传承人吴孝杰的真传,成为中国画四大体系的传承人。青年时期,林栩被高人传授指画绝艺,后来他多年来致力于峨眉山指画的传承、发展和推广。去年7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之于众,峨眉山指画名列其中,这是对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峨眉山指画的肯定,也是林栩多年努力创新的成果。近日,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时,林栩将自己与指画的不解之缘娓娓道来。

雪鸿

书香世家博采众长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句颇具禅意的诗句出自宋代大文豪苏轼,这句话其实也可以为画家林栩的艺术生涯画上注脚,凡事有始必有终,如果林栩昔日不对绘画如此痴迷,没有遇到诸多良师,他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就像大雁偶然落地,那雪泥上势必会出现它的爪痕。

林栩1964年出生在峨眉山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林木是当地的文化名人,对绘画、文学、音乐、书法、篆刻都有造诣。林栩和他的三个哥哥从小都在父亲林木的指导下学习美术、书法、文学。有了家庭艺术环境的熏陶,林栩从小就酷爱文化艺术。很小时父亲就教他拿铅笔对物写生,而他自己也对画画很感兴趣。“大人在搞这个,自己在旁边看着手也发痒”。在父亲的指导下,林栩开始学素描和水粉,由于父亲更钟爱国画,于是在十来岁的时候,林栩终于拿起毛笔正式步入国画大门。

得益于从小生长的县文化馆,他高中毕业后又进入文化馆工作,因此林栩有很多机会与画家前辈们接触。说到曾帮助过自己的老师们,林栩坦言“父亲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吸收众家之长,他从来没有门户之见。所以就影响了我后来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林栩6岁时创作的美术作品就入选了全省儿童美术作品展。后来,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为其举办了两次画展。

上世纪80年代,林栩又拜艺于齐白石第四子齐良迟门下,又在吴一峰、黄纯尧、张志成、李道熙、岑学恭、吴孝杰、宋智明等大家门下学习中国画,并向冯星平等大家学习西画,从而练就了扎实的造型能力和笔墨功底。尽管有众多名家的指导,林栩却没有拘囿任何人为老师。因为他不想被一位老师的知识局限,“不能只学一个老师,要学众家之长”。他这打破传统的门户之规,反而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不吝

指画大师传授绝学

林栩与指画结缘完全是出于偶然,这是因为他自己结识的一位老师——李克雄。李克雄的人生曲折。他毕业于解放前的重庆西南美术专科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的前身)。读书期间,李克雄曾向张大千和徐悲鸿两位大师学艺。然而历史弄人,文革时,曾做过地下党的李克雄被错打成反革命,平反后也没有被落实政策。于是他隐居乡野,连画画也只能偷偷摸摸。

林栩记得第一次见到李克雄,是在乡下的农舍里。1981年,林栩偶然听说有一个农民,画画得很好,好学之心驱使他打听到了这个人的地址。有一天,林栩骑着自行车在田边的小路旁找到了李克雄家。据林栩回忆,自己刚推门时,李克雄正在一个很小的带抽屉的方桌上画画,听到有人来时马上就把抽屉打开,一下子把画放进抽屉,然后关了,很警惕地盯着他。在后来的交往中,已经七十多岁的李克雄被林栩的真诚打动,慢慢的两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成了忘年交。

有一次李克雄高兴之时,得知林栩没有看过用手指作画,便当面画了一幅手指画,同时也把指画绝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个年轻人。看着李老的手指在纸上飞舞,林栩对指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后他也尝试着画了一幅指画。对于人生中的第一幅指画,林栩记得很清楚:“我画的一群送葬的人,地平线放得很矮,天空留了很大的面积。天空上我直接用手蘸淡墨拍了两个巴掌,下面是一群送葬的人。画了我对生命、对宇宙的一种理解。这个手掌就好像是一种无形的规律,控制着人们,表达一种对生命、对自由、对归宿的感悟。”从此,林栩就在李克雄的指点下,开始揣摩研究指画。

据林栩介绍,中国历史最早关于用手指作画的记载是在唐朝的张璪,但他不是完全画指画,而是一幅毛笔画中局部用手指完成。“自他以后再也没有找到手指画的记载,指画断代了。直到清朝。清朝才出现了指画空前繁荣的局面,涌现出很多指画家,其中以高其佩的成就最为突出,于是大家公认高其佩是手指画的创始人。在高其佩的时代,指画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高其佩曾经到四川成都做过十一年的官,在此期间他就把手指画这门技艺在四川传了下去,而峨眉一派流传至今。”林栩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

首屈一

锐意创新收获赞誉

其实手指画早在原始社会就存在了。林栩曾论证过“艺术起源于手指画”的观点:原始人用手蘸有颜色的矿物质或动物的血,在自己身体上或者岩石上涂抹,这就是最早的指画。现在从一些民族的风俗当中,还可以看到指画的痕迹,像非洲人,印第安人,还有彝族人,都会用手在自己身上涂画。所以“艺术起源于指画,指画打开了人类的审美之门”。“由于艺术起源于此,所以我们要追溯根源,”这也是林栩要研究指画的原因之一。

林栩坚持指画的另一原因是被指画独特的魅力所吸引。他认为,艺术是一种语言,手指画有手指画的语言,毛笔画有毛笔画的语言。手指画独特的味道是毛笔画没有的:毛笔含水量大,画在纸上很饱满;手指同样画一笔,由于吸墨量很少,是断断续续的,若隐若现,形成了不同的味道,形成了两种语言。事物是相互转化的,手指画吸墨量不如毛笔,这本来是它的一个弱点,但是运用到位了就会成为优点,这是毛笔永远不具备的特点。

时代在变化,艺术也需要发展。指画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如何才能被现代人所接受?林栩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创新,突破了指画发展的一些瓶颈。过去的指画基本都是画在熟宣纸上,因为水在熟宣纸上不浸润,可以争取时间更好的靠手把墨汁勾勒在纸上。手指蓄水、蓄墨、蓄色的量少,指画很难像毛笔那样画出丰富的层次来,所以以前的指画作品皆以强“骨”,而轻“墨”、“色”,即强调以线勾勒实物的轮廓,而难得有从最淡至最浓、从最浅至最深的全部层次的“全墨”、“全色”之境界。而林栩以创新的“没骨画法”创作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指画,在强“骨”的同时,也注重“墨”、“色”,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没骨全墨、全色指画”。

虽然叫“指画”,但除了手指,一双手都是他作画的工具,“每根手指都要用上,指甲储墨储水,可以勾勒细致的线条,要画荷叶、山脉时,手掌也能派上用场。”如指画《氤氲润峨眉》,落墨处枯润相济,干湿相间,整幅画墨色层次分明,浓淡相生,意境深远。此外,林栩还能够在生宣纸、甚至复印纸等上作画。过去的指画只是用手作画,而林栩认为只要不用笔,指画可以以手为主,兼用其他工具作为媒介来作画,这赋予了指画更多的当代性。就是这样的创新,2006年,峨眉山指画成功申报为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个荣誉对林栩来说实至名归。

日而待

文化遗产终会发扬

林栩坦言,指画目前处于濒危状态,“目前真正研究学习指画的人非常少。一因为是画指画的方式比较特别,很多学生特别是女生怕把手弄脏;第二是画手指画的人不能直接学手指画,需要造型基础,还要学国画达到一定水准,懂韵味、意境,学习要求比较高;还有学术界和政界对手指画的偏见,虽然许多人很喜欢手指画,但是有的人认为这是雕虫小技,是哗众取宠。”

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林栩依然对指画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并正在努力使指画发扬光大。近年来,林栩发表了关于指画的论文,还专门出版了峨眉山指画的画集。他也无数次到学校、农村、部队等基层义务讲解和展示指画的魅力。随着峨眉山指画上榜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林栩的指画创作有了更加宽广的舞台。

对于峨眉山指画今后的传承,林栩已经开始着手实施了。他对于收弟子的要求非常严格,“我会先教他们毛笔画,直到他们能独立创作有一定水平的毛笔画时才会教他们指画”。据了解,林栩目前有五个学指画的学生,分别是川师大美术学院国画专业毕业、已经开始独立创作的林一雷,川大园林艺术专业研究生在读的林葳,刚考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的女学生李松蔚,美术本科生陈雅丽,以及一位近六十岁的农民画家易树生。

峨眉山指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让林栩感到非常欣慰:“现在手指画发展的的环境比以前好,而且它还会得到政府更大的重视和支持,这给予了指画艺术家以前没有的大好机会。”对于指画未来,林栩还有个最大的愿望,就是峨眉山指画能以“中国指画”申报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手指画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门艺术,真正把手指画形成一门完整的艺术只有中华民族”。为此,林栩呼吁中国以手指画画的人应该联合起来,成立一个正式的手指画团体,更好地保护和发扬指画这门中华独有的艺术。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杨帆 实习生 杨博文

林栩

林栩又名小木、永空,宏虚居士,虚灵阁主,齐白石艺术第三代传人之一,峨眉山指画单传弟子。上世纪60年代生于峨眉山下一书香世家,本科毕业。现为峨眉山市图书馆馆长,政协常委;乐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菏泽地区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沫若画院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从小随父学艺,广交师友。吸西画之精髓,采摄影之法术,融于国画(指画)之笔墨。对写意、工笔重彩、人物、山水、鸟禽都有研究。《火》获中国文联主办的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铜奖。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为其主办“海内外书画家暨林栩国画作品展”;四川省文化厅、美术家协会为其、其父、其兄举办“林木父子书画展”。个人曾获由中国美协、文化部儿童艺术委员会等单位颁发的“21世纪名师奖”、“组织辅导铜奖”、“园丁奖”、“伯乐奖”;被新加坡授予“当代中国杰出书画家”称号。其指画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日本NHK电视台现场直播,参加了成都第二届、第三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指画慰问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其作品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委党校,澳大利亚赫维湾市、日本柏崎市、高柳丁收藏;国家邮政总局为其出版独幅纪念明信片;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林栩国画作品》(儒学大师陈立夫为画册题名)、《峨眉山指画》(林木为画册题名)画册,《如是说》文集。其传略及作品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多种辞书。

我要爆料(有奖爆料 20元--1000元)我要爆料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极速爆料

虚假新闻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8-86969039

电话爆料:028-96111

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点击阅读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