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栏目

华西新闻  >  每日更新  >  正文

述说民谣情怀 许飞成都献唱《父亲写的散文诗》

2017-07-22 21:13:05   来源: 华西都市报
0


“1984年庄稼早已收割完,女儿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甜,今晚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今年3月,李健以一首《父亲写的散文诗》登上《歌手》舞台,也唱红了这首原本小众的民谣歌曲。7月22日,这首民谣的原唱及作曲许飞来到成都,再次唱起这首温情民谣,也让成都观众一饱耳福,现场感受了这首歌中催人泪下的意境。


灯光落幕,舒缓的前奏和熟悉旋律在耳畔响起,许飞怀抱吉他,以白色上衣和牛仔裤的休闲穿搭出现在舞台中央,“很高兴来到成都,这首歌就诞生在成都。”演唱结束后,许飞现场分享起了民谣创作背后的故事。

《父亲写的散文诗》诞生在成都

一不小心被唱红


“非常开心来到成都,因为这首歌就诞生在成都。”2010年,许飞到成都军区工作,和《父亲写到散文诗》的词作者董玉方成为同事。创作室里,每当董玉方写出戳心的歌词时,许飞便会尝试作曲,《父亲写的散文诗》便是其中的一次合作。
“我父亲有三个孩子,成长里也有很多故事。”董玉方一直想把儿时对父亲的感情用歌词创作出来,和许飞合作以后,俩人的默契才成就了这首感人肺腑的歌。“这首歌就是我看过父亲的日记记录下来的心情。
自李健走心演绎后,《父亲写的散文诗》早已为文艺青年歌颂父亲的标配,歌词意境丰满,其中“蓝色涤卡上衣”、“缝纫机踏板”等描述也颇具年代特色,几乎是伴随70、80后的童年记忆,也打动了不少人的心。不过许飞现场分享,这首歌一开始是不打算发行的。
“这首歌太具体了,描写的场景太过沉重。”提及“雪藏”的原因,许飞说,因为歌词的内容有点悲壮,加上歌颂父亲的歌曲太多了,“我们设想观众应该不会喜欢,结果一不小心被(健哥)李健唱红了。”

许飞眼中的成都:自由 烂漫 诗意


“成都的生活是自由的、烂漫的,这让我感觉到纯粹。”虽说到成都的演出不多,但许飞眼中的成都,是一座滋生艺术的城市。“主流的音乐市场里,选秀的大半壁江山都来自成都,背后的原因除了性格能冲以外,我想成都诗意的土壤也有很大影响,因为足够自由。”
除了《父亲写的散文诗》,许飞现场还演绎了一首《慢慢的我》,在北京总是一天赶好几个场子,但在成都随便找个茶馆就能坐一下午,这样的体验下便创作了这首慢节奏的歌。“创作不一定是在车水马龙和喧嚣状态下才能做的,灵感有时来自一些心理的体验或生活的节奏。”许飞说,在自由的城市里完全放逐自己的体验,让音乐上有了更多的熏陶,未来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再来成都。
 
许飞为啥来?

是为一场民谣盛宴


一首赵雷的《成都》,让“玉林路”全国闻名,而走出过多位音乐人的玉林也成了成都的音乐标签。许飞此次来到成都,正是为成都正在举行的民谣盛宴。


7月22日,2017成都城市民谣音乐节(成都·玉林)民谣音乐创作分享会顺利上演,除许飞外,成都本土民谣歌手吉胡阿力、罗雪儿、陈宁、杨丹也献出高质量的现场演唱。

本次音乐会将于7月23日晚10点在成都电视台影视文艺频道播出(CDTV-4),紧接着露天民谣音乐路演、“雅集”民谣音乐小型演唱会、音乐节论坛和大型民谣音乐演唱会等系列活动也将逐一亮相,为成都市民和民谣乐迷带来高质量的民谣聚会,在歌声中重温成都记忆。
7月22日到8月20日,也许某天不经意地经过玉林片区藤蔓掩映的小街窄巷、锦水河畔、花园广场等地方,就能撞见成都本土的民谣歌手正在零距离上演音乐路演活动,音乐在整个城市萦绕。

对话:


记者:你眼中的成都是什么样的呢?
许飞:董玉方现在扎根成都,我很羡慕他。之前劝过董玉方好多次去北京,但他还是选择留在这里,他说这里舒适,音乐氛围好。

记者:你对成都哪些方面印象比较深刻?

许飞:对玉林的酒吧一条街印象非常深刻。这条街很热闹,是座不夜城。我看很多新闻上说,很多人来了成都就不想走了。我很喜欢成都,虽然现在在成都的演出不多,但喜欢来。

记者:对成都的民谣有什么看法?
许飞:民谣虽然是主流的音乐形式,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喜欢,但舞台就这么多,很多新人都没机会登上舞台表演。成都这次举办民谣音乐节就很创意,大部分演唱者都是新人,这对民谣音乐的发展很具推动力。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我要爆料(有奖爆料 20元--1000元)我要爆料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极速爆料

虚假新闻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8-86969039

电话爆料:028-96111

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点击阅读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