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栏目

华西新闻  >  每日更新  >  正文

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双城发展 必须拆墙牵手

2020-04-29   来源: 华西都市报
0

重庆洪崖洞(洪崖洞文旅供图)。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杨晨
  近年来,成都提出东进,建设东部新城,重庆提出西拓,建设西部新城,在城市发展格局上,两地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未来在产业协调方面有很多合作机会。

  “成渝双城,地理上山水相依,同在一个盆地,共享一江流域,成就一方水土,山川风貌塑造锦绣天府、两江山城,山水相依孕育同源共生的风物民俗人情。”中国消费经济学会会长、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解读,有着蜀地千年历史底蕴的成都,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和快速的国际化步伐,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国际目光聚焦于此。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底蕴深厚的城市文化、新兴产业驱动的经济活力、观念前沿的消费能力,让成都的城市发展一路走来,不断收获各方关注与肯定。
  重庆依山而立,傍水而兴,山环水绕,境内长江、嘉陵江、乌江等纵横交错。先民习水而居,“靠水吃水”,沿江形成了许多码头。码头的商品交换带来码头的繁荣,逐渐形成集市和场镇。码头百物聚散,船工、纤夫、帮派、挑夫、商贾、平民聚集,饮食、客栈、会馆集结,三教九流、千役白工各显神通。码头生活是一幅世俗风情长卷。构成独特的码头经济。码头因商品交换逐步形成集市和场镇,水兴又促进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成都与重庆的差异,恰好是双城可以互补互融的部分。
  杨继瑞表示,从城市地理的角度来看,成都属于盆地,重庆山城,使地缘、经济、地理和产业配置方面都呈现差异。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成都是个消费特色比较浓郁的城市,唐代就是“扬一益二”的地位。适合更精细化的、跟消费直接联系的产业。平原的面积广,消费的支撑力更广,适合建设国际消费城市。他指出,重庆沿江,可以做大型的制造,以及适合江海联运的项目,所以有很多大型的制造业,而作为口岸城市,重庆互补了成都的交通。
  “经济共生,更重要的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步出现了一个城市向一个大的片区、一个城市群来拓展的趋势。不管是价值链、供应链、消费链、都突破了一个城市行政区划的范围。”杨继瑞认为,大经济圈,大湾区、大城市群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和趋势。
  他强调,不管是从世界级的城市群来看,还是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来看,都为双城提供了榜样。“成都和重庆要联手做强,必须要‘拆墙’,必须要牵手。特别是要抓住疫情后,世界产业链重构的机遇。在中国的大后方,真正成长为中国经济的第四极。”

城市地理专家谈
创新发展
是成渝发展关键所在

  巴蜀山水相依、血脉相连、人文相通,千年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圈。巴蜀文化虽然一体,但各自富有特色。重庆人热情、奔放、敢为天下先,富有创新精神。成都文化底蕴深厚,犹如稳重、包容的贵族,商业文化十分发达。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泸州市智库专家王德忠表示,重庆人的创新力与成都人的商业运营能力是创新发展所需要的两大稀缺资源,如果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将会爆发出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
  “事实上,重庆人在火锅产品创新,成都人在火锅商业运营模式创新方面,已经进行有效结合,效果不错。”他提及,著名火锅“谭鸭血”就是成功范例之一。成都与重庆两大上千万人口的巨型城市,是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同处四川盆地“聚宝盆”,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加速以成都为核心的平原都市圈、以重庆为核心的一小时都市圈相向发展,带动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渝东北与渝东南两翼融合发展。另外,四川大宗产品可以借道重庆港口,宜宾、泸州港与重庆港联合协作,再次开发利用黄金水道长江,开展多式联运,一体化发展。

访 谈
“成渝同根同源,协同发展必共赢”

 

 封面新闻:

在人们印象中,西部城市大都小而狭长,往往被周围的山无情地束缚在中间,就像戴了一个紧箍咒,难以突出“重围”。然而,成都和重庆的分布却出其不意,让世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平原在西部城市崛起中起到的作用。两个城市的地理如何影响城市发展?

  魏晓龙:

重庆和成都的地理布局各具鲜明特色。重庆四山围绕、两江环抱的独特城市风貌,在全国都是比较有特色的。最初由于山水阻隔,整个城市发展呈现“多中心、多组团”模式,而近年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与改善,城市在产城一体化、用地集约化、城市立体空间延展都有显著的提升,区域之间的紧密度不断提高,城市的发展也更为合理。
  成都处于四川盆地腹地,东有龙泉山脉,西有邛崃山脉,岷江与沱江不断冲刷,形成了这片肥沃而广袤的土地。成都的城市发展是典型的中心圈层式城市发展模式,以城市中轴线为发展主轴,其商业商务资源更加集中,更易形成聚集效应。
  近年来,成都提出东进,建设东部新城,重庆提出西拓,建设西部新城,在城市发展格局上,两地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未来在产业协调方面有很多合作机会。

  封面新闻:

重庆的洪崖洞、解放碑、成都的宽窄巷子等网红景点,被誉为是“不打卡就白来”的景点。您是怎么评价这两座城市的网红地标的?

  魏晓龙:

这两座城市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理特点,其竞争力肯定是独一无二的。在我看来,两座城市的网红地标其实都是其数千年文化底蕴的当代表达。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重庆承载着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红岩精神等厚重人文底蕴。洪崖洞的建筑形态很好地再现了巴渝古都风貌,吊脚楼非常具有重庆特色。解放碑是抗战胜利的精神象征,同时作为重庆最早的商业中心承载了非常多重庆人的记忆。
  成都作为巴蜀文化的中心,孕育了宽窄巷子、锦里等有蜀风水韵又有现代生活特色的文化商业街区。成都和重庆,虽然行政划分不同,但是生活习俗、语言交流、饮食文化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这是割舍不开的。在城市竞争力打造上,两地协同发展可以形成成渝都市圈独特文化属性的魅力,形成都市网红地标群。

  封面新闻:

您平时在重庆工作,也在成都生活。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您如何看待这两座城市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在双城融合的今天,两座城市在城市名片打造方面,如何协作共赢?

  魏晓龙:

从绿色发展来看,成都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世界名片”,高起点规划建设天府绿道。同时,重庆把“两江四岸”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轴,沿着主城区长江、嘉陵江滨江岸线总长约394公里,打造成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一流生态滨水空间,达到“国际一流滨江带”品质水准,成为展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城市名片。两座城市在城市名片打造上都不约而同强调绿色协同发展,这是两地的共性,也是未来可以互相学习和探讨的发展方向。
  同时,我认为,两座城市都有独特的城市风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TOD城市发展模式推进城市及片区开发,成渝有望成为中国最佳TOD模式一体化实践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轨道交通、机场等交通基建一体化发展,可以有效串联城市重要节点、商圈的轨道网络,形成双城融合协同发展的局面,从而实现协作共赢。

我要爆料(有奖爆料 20元--1000元)我要爆料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极速爆料

虚假新闻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8-86969039

电话爆料:028-96111

邮箱爆料:130069110@qq.com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点击阅读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返回顶部